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万寿菊种植模式及其褐斑病的研究
【6h】

贵州万寿菊种植模式及其褐斑病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为探明种植模式对万寿菊在贵州地区产量及褐斑病病原的影响,选用种植方法(平行种植和错行种植)和种植规格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万寿菊在各级盛花期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干花品质、产量的影响规律;同时以前茬作物的不同,轮作模式下所发生的万寿菊常见病害褐斑病,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效试验,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得到最优种植模式,明确该地区褐斑病病原并进行室内药效试验,为该地区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种植模式对万寿菊农艺性状的影响:各处理在各级盛花期,株高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均以W1S1处理表现最佳,株高分别为89.034cm、121.107cm、125.107cm、129.742cm。茎粗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茎粗均以W2S3为最佳处理,值分别为1.794cm、1.868cm、2.524cm;在二级盛花期,茎粗与种植方式呈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值为|R|值为0.028,与种植规格呈极显著正相关,R值为0.624,则以W1S2为最佳处理,值为1.98cm。冠径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均与种植方法和种植规格呈正相关,其中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二级盛花期均以W2S3为最佳处理,值分别为68.237cm、90.21cm、94.207cm,三级盛花期以W2S2为最佳处理,值为89.35cm。 2.不同种植模式对万寿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均呈正相关,以W2S3为最佳处理,叶绿素a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和二级盛花期以W2S3处理为最佳,三级盛花期以W1S3为最佳处理。叶绿素a/b在主茎盛花期、二级盛花期均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呈正相关,以W2S2处理最好,叶绿素a/b值分别为2.927、3.039;在一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叶绿素a/b与种植方式呈负相关,与种植规格呈正相关,其中一级盛花期以W1S1为最佳处理,值为3.011,三级盛花期以W1S3处理为最佳,值为2.83。 3.不同种植模式对万寿菊花品质的影响:随着盛花期的推进,万寿菊干花中花瓣的蛋白质、可溶性糖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均呈负相关,均以W1S1为最佳处理。叶黄素在主茎盛花期、一级盛花期、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均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呈正相关,均以W2S3处理最佳,值分别为12.2g/Kg、9.657g/Kg、9.537g/Kg、9.008g/Kg。 4.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影响:在主茎盛花期和一级盛花期,单花鲜重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呈正相关,均以W2S3处理为最佳,值分别20.847g、19.847g;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与种植规格呈正相关,与种植规格呈负相关,均以W2S1为最佳处理,值分别为14.141g、11.577g。花朵数在主茎盛花期和一级盛花期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均呈负相关,以W1S1为最佳处理,值分别为105.014朵、211.752朵;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均与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格呈正相关,二级盛花期以W1S3为最佳处理,花朵数为424.729朵,三级盛花期以W2S2为最佳处理,花朵数分别为640.992朵。鲜花产量在各级盛花期均与种植方式呈正相关,与三级盛花期种植规格呈负相关,其余盛花期与种植规格呈正相关,其中主茎盛花期以W1S2为最佳处理,值为1851.636kg/667m2;一级盛花期以W2S3为最佳处理,值为3841.146kg/667m2;二级盛花期以W2S1处理为最佳,值为5807.33kg/667m2;三级盛花期以W2S2为最佳处理,值为6680.355kg/667m2。从各处理盛花期鲜花总产量来看,以W2S2为最佳处理,值为17159.96kg/667m2,其该处理以三级盛花期的鲜花产量达到最大,占鲜花总产量的38.93%。叶黄素产量在主茎盛花期以W1S1处理最佳,值为1250.511g/Kg;一级盛花期以W1S3为最佳处理,值为1898.892g/Kg;二级盛花期以W1S3为最佳处理,值为3959.8g/Kg;三级盛花期以处理W2S2为最佳,值为5236.94g/Kg。从各处理的盛花期总产量来看,以W2S2为最佳处理,值为11912.626g/Kg,其该处理以三级盛花期的叶黄素产量达到最大,占叶黄素总产量的43.96%。 5.通过不同模式对各级盛花期指标的影响看来,花朵数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可以作为衡量高产的指标之一。在不同等级的盛花期中,属二级盛花期和三级盛花期的花朵数较多,均以W2S2处理为最佳;鲜花产量和叶黄素产量在三级盛花期时达到最大,均以W2S2处理最佳,分别占对应总产量的38.93%和43.96%;在各级盛花期鲜花总产量和叶黄素总产量也以W2S2处理为最佳。因此,综合评价最佳高产处理为W2S2,即错行种植+种植规格(60cm×60cm)。 6.从发生褐斑病的万寿菊上采集病叶,分离并纯化病原物菌株,通过显微观察初步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通过ITS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鉴定该地区病原菌为万寿菊链格孢(Alternariatagetica)。 7.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不同药剂对链格孢抑菌效果的抑制率大小为70%代森锰锌>72%甲霜.锰锌>50%硫磺.多菌灵>69%烯酰.锰锌,其中以代森锰锌和甲霜.锰锌药剂抑菌效果较好。

著录项

  • 作者

    黄丽;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植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充;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贵州; 万寿菊; 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