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盘江矿区煤中硫的分布状态及洗选脱除工艺研究
【6h】

盘江矿区煤中硫的分布状态及洗选脱除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国内脱硫技术现状

1.2国外脱硫技术现状

1.3煤炭脱硫工艺

1.4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1.5煤与黄铁矿的浮选性质

第二章盘江矿区概况及煤质特征

2.1盘江矿区概况

2.2煤炭洗选加工概况

2.3矿区原煤的煤质特征

2.4煤质情况及其变化规律

第三章煤中硫的分布及煤质分析

3.1煤中硫分分布状况

3.2煤质分析

3.3土城矿6号层煤和9号层煤的分析

第四章脱硫工艺流程计算

4.1可选性研究

4.2脱硫工艺计算

第五章脱硫工艺流程的应用

5.1选煤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5.2选煤工艺的应用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致 谢

附 录

一、研究生期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目录统计

二、研究生期间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改造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煤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2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SO2来自煤中无机硫和有机硫。采用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在燃煤前实现有效脱硫是洁净煤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煤炭中硫分降低0.1%,其效果相当于灰分降低0.8~1%。  虽然盘江矿区主采煤层以低硫煤为主,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矿井经济安全技术方面要求,过去不采的中硫煤层和高硫煤层已相继开采,脱硫工艺的研究就日显重要。本文选取盘江矿区土城矿6号层煤和9号层煤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对煤中形态硫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基础上,在盘北选煤厂进行了洗选脱硫工艺的应用研究,采用中高硫煤与其它低硫煤煤层混合后入洗,可实现脱硫降灰,降灰率达到59.29%,精煤脱硫率为82.71%。一方面,可以增加1694万元的销售收入,另一方面,经洗选脱除43.16%的硫分,可减少184-552万元的排污费,取得了较好的脱硫效果。  煤中形态硫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硫分分布整体趋势是上煤组硫分低,下煤组硫分高。低硫煤和特低硫煤以有机硫为主,脱硫效果差,硫分大于1%的主要以无机硫形式存在。全硫和无机硫随着粒度的减小而有所降低,粗粒级中无机硫的含量较多;而有机硫随粒度变化不明显;随着密度增加,全硫和无机硫增加,且无机硫所占全硫比例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硫主要分布在低密度级物料中,并随密度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  通过脱硫工艺的优化,确定重介分级入选工艺为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即采用50-3mm原煤大直径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细粒煤3-0.30mm重介质旋流器、细煤泥(-0.30mm)浮选的流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的Ep值在0.06-0.08左右,使有效分选下限降低到0.044mm,无机硫脱硫率达80%以上。加之目前重力分选的有效下限可到0.2mm左右,因此将浮选的入料上限定在0.30mm比较合适,这样就可达到降低浮选的入料量,从而减少浮选系统的动力消耗和药剂消耗,为进一步稳定精煤硫分和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创造必要的条件,解决了多年来煤泥采用传统浮选法而未能实现的有效脱硫问题,为中高硫煤的深度脱硫和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找到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对中高硫煤的洗选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