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费信贷违约风险研究——以住宅消费信贷为例
【6h】

消费信贷违约风险研究——以住宅消费信贷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2、消费信贷概述

3、住宅消费贷款违约的原因分析

4、防范住宅消费贷款违约风险的对策

5、防范消费信贷违约风险的对策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个人消费已逐渐摆脱了以现有收入和储蓄决定消费的传统模式,而向新型的利用“将来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信贷模式转化。我国政府近年出台了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使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近年来,在消费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频频出现的违约现象,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快速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我们的问题是,这些违约现象的产生和存在与哪些因素有关,即消费信贷违约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导致这些违约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产生这些违约行为的原因又与经济、政治、社会、人文、法律、心理等因素有何关系?针对这些违约行为,作为合约一方当事人的贷款人应如何应对,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者的政府又应发挥哪些必要作用?这些问题正是本文选题的原因和意图所在。 在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和回答时,本文从消费信贷的主要业务品种——住宅消费贷款业务着手,分析住宅消费贷款业务中出现的种种违约行为及其违约原因。同时,本文借助经济学中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理对产生这些违约行为的经济学基础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找到违约行为背后支撑这种违约行为产生的主要经济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这些违约行为的相应对策。 在具体分析研究过程中,本文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消费信贷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人的研究心得,采用数理分析和逻辑演绎兼有的直面现象的分析方法,得出如下的观点和结论: (1)消费者违约行为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一是经济周期;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三是借款者自身原因;四是厂商的不法行为;五是消费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六是有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七是贷款人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八是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对这些因素所致的违约行为运用经济学中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者违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 (2)针对导致消费者违约的这些具体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制度对于防范和减少消费者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消费信贷业务中贷款人应完善贷款管理体质,借鉴与吸收国外同行在开展这类业务时的先进经验,加强个人信贷业务的管理,这是直接降低消费信贷违约风险和因违约造成的损失的重要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还分析了其所在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营业部当前正在实施的消费信贷业务“前后台分离”管理对于防范消费信贷违约风险的意义。三是政府在消费信贷违约风险的防范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也是降低贷款人违约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