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6h】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亮点

2 循环经济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1 循环经济的由来

2.2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3 国内外循环经济开展现状

2.4 国内外循环经济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3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4.1 贵阳市概况

4.2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3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计算及分析

4.5 主成份分析法评价结果计算及分析

4.6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4.7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

5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5.1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5.2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

声明

展开▼

摘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2002年贵阳市作为全国首个循环经济试点省会城市开展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但是在对贵阳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评价过程中却出现了没有考核、没有评价的局面,导致贵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合理的定位,不能准确的识别出存在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做出测评,并根据贵阳市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对补充和完善贵阳市现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贵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论文在论述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展及循环经济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根据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涉及的三个层面(企业、区域及社会层面)和全国各大中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设计了由4个层次(目标层、系统层、准则层及指标层)、3个子系统(工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及社会子系统)共计32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根据贵阳市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其中23个指标建立了贵阳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指标体系权重过于主观化,评价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对2001-2007年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进行了评价;运用主观评价法(层次分析法),首先分别就工业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及生态环境子系统占主要地位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贵阳市2001-2007年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然后分别采用了单纯性排序评价法与循环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法对评价结果作出分析;单纯性排序评价结果显示,贵阳市工业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相比之下生态环境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弱;并且两者各子系统所表现的趋势都与贵阳市实际情况相符;协调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工业子系统占主要地位还是生态环境子系统占主要地位的循环经济发展协调度都反映出贵阳市自2001年来开展循环经济的成果(循环经济发展度的提升),但各子系统方面协调度仍然体现出极大的不协调;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结果显示,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程度逐年增加,2001年至2003年低于平均水平,2004至2007年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以2007年最好。
  再次,对比客观评价法与主观评价法的优劣之处,发现客观评价法(主成份分析法)与主观评价法(生态环境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同时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子系统循环经济的建设。
  最后,在识别出贵阳市循环经济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三个子系统(工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及社会子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对贵阳市今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