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黎平古邦找金前景研究
【6h】

黎平古邦找金前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 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3 地质调查简史与调查程度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6 工作概况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4 变质岩

2.5 区域矿产

3 研究区地质概况

3.1 地层

3.2 构造

3.3 地球化学特征

3.4 矿(化)体产出特征

3.5 研究区金矿化类型讨论

3.6 矿化岩石特征

4 古邦金矿化区矿石矿物特征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 矿物特征

5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5.1 微量元素分析

5.2 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6 古邦找金前景分析

6.1 研究区矿化类型及控矿因素总结

6.2 研究区成矿条件综述

6.3 找矿远景区圈定

6.4 研究区金矿勘查建议

7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图 版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概述了研究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矿产特征,在野外地质调查、典型剖面研究、室内观察分析测试所取得的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重点从研究区金矿化类型、控矿因素、矿物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找矿远景区等几个方面,对黎平古邦金矿化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研究区主要金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化,局部地段存在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相伴生的现象。推测在古邦北东向亚罕复式背斜的轴面位置以及伴生小构造中的顺层滑脱带或层间剥离空间产出石英脉型金矿,但规模不大。
  2、亚罕复式背斜为区内主要背斜构造,其次级褶皱构造控制区内主要蚀变(断裂)带和劈理的发育和展布。具体表现在区内金矿点(化)和蚀变带主要受亚罕复式背斜北西翼区域性北东向古邦逆断层和高青地坪断层及其次生断裂F3、F4、F5所控制。
  3、通过野外观察、镜下鉴定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在区内发现明金、黄铁矿、毒砂、臭葱石、褐铁矿、方铅矿、赤铁矿、石英、重晶石、云母、伊利石、钠长石、金红石、锆石、绿泥石和粘土矿物等;另外在区内还发现了稀土矿物,其中以独居石居多。伊利石、金红石、铬铁矿、锆石、重晶石、钠长石以及独居石这几种矿物为区内首次发现。这些发现,有助于该区金矿化类型及找矿前景研究。
  4、通过野外研究以及微量元素与金的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内金矿找矿标志有了系统的认识。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磁铁矿化、辉锑矿化等蚀变的叠加部位,尤其是前三者叠加部位,是较有效的找矿标志。
  5、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但是结合前人的研究表明,部分来源于围岩。蚀变岩型金矿体(化)成矿物质大部分来源于深部,小部分来源于围岩。
  6、区内蚀变岩型金矿找矿范围应主要集中在亚改附近褪色蚀变带与高青地坪断层及其次生断裂的结合部位。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相伴生的复合型金矿找矿范围应集中在古邦正东面D3地质点附近,其表面存在着顺层石英脉型金矿化,深部可能存在蚀变岩型金矿。
  7、根据“3+1”项目组工作及本次研究,在区内圈出3个找矿远景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