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Bt-pta基因水稻后代分子检测与抗虫性鉴定
【6h】

转Bt-pta基因水稻后代分子检测与抗虫性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与英汉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双价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

1.2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T0代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转化及初步筛选

1 材料

1.1 供试水稻品种

1.2 菌株和质粒

1.3 主要试剂及引物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溶液配方

2 方法

2.1 双价载体pCAMBIA1301-Bt-pta的构建

2.2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2.3 转基因水稻再生植株炼苗及移栽

2.4 转Bt-pta水稻再生植株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1301-Bt-pta的构建

3.2 再生植株的获得

3.3 转Bt-pta基因水稻再生植株鉴定

4 讨论

4.1 关于双价转基因抗虫水稻的获得

4.2 关于双价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抗虫性鉴定

第三章 T1代和T2代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及抗虫性鉴定

1 材料

1.1 水稻材料

1.2 质粒

1.3 主要试剂及引物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配方

1.6 供试昆虫

2 方法

2.1 T1代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2.2 T1代转基因水稻抗虫性鉴定

2.3 T1代转基因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2.4 T2代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T1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3.2 T1代转基因水稻中Bt毒蛋白的含量与其抗虫性的关系

3.3 T1代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鉴定

3.4 T1代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的考察

3.5 T2代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4 讨论

4.1关于高抗性、稳定遗传的双价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4.2 关于双价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的改变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展开▼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半数人口以稻米为食。一直以来,虫害是危害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水稻,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优良水稻恢复系辐恢838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1301-Bt-pta转入其中,通过报告基因GUS表达检测,目的基因PCR检测,筛选出阳性T0代转基因水稻;将其收获后种植,对其进行报告基因GUS表达检测,及目的基因PCR检测,检测出T1代双价转基因水稻,对其进行抗虫性鉴定;将抗虫效果较好的双价转基因水稻收获后种下,得到T2代转基因水稻,每个株系取10株,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检测,获得纯合的双价抗虫转基因水稻。
  本论文获得的具体结果如下:
  1.构建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首先构建中间载体,用HindⅢ和SpeI分别对基础表达载体pCAMBIA1301和质粒pUC57-Bt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Bt和载体骨架pCAMBIA1301,然后通过T4 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骨架上,构建中间载体pCAMBIA1301-Bt;然后用HindⅢ分别酶切pCU57-pta与中间载体pCAMBIA1301-Bt,回收目的基因与中间载体骨架,再用T4 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pta连接到中间载体骨架上,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质粒pCAMBIA1301-Bt-pta。
  2. T0代转基因水稻的获得及初步检测: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t-pta转化优良水稻恢复系辐恢838,经驯化后移栽共获得105株再生植株,经过GUS化学组织染色及PCR检测,最终得到3个T0代转双价基因阳性转化子。
  3. T1代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及抗虫性鉴定:将分单株收获的T0代转基因水稻种子种下,得到T1代转基因水稻株系,检测其报告基因GUS表达水平,并对初步检测出的阳性植株进行目的基因PCR检测、Bt毒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检测以及室内和室外的抗虫性检测,共检测出29株抗虫效果较好的双价转基因水稻,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考察。
  4. T2代纯合双价转基因水稻的获得:分单株收获T1代29株抗虫效果较好的双价转基因水稻,种植获得29个株系,每个株系随机取10株,PCR法检测目的基因,10株全含目的基因的株系共29个,该29株系即为目的基因纯合株系,为以后组配杂交组合,获得抗虫杂交水稻提供恢复系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