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PS-GLONASS联合解算分析
【6h】

GPS-GLONASS联合解算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GLONASS系统

2.1 GLONASSS系统组成

2.2 GLONASS卫星信号

2.3 GLONASS的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GLONASS与GPS的兼容性

3.1 GPS系统

3.2 GLONASS与GPS的差异

3.2 时间系统间的转换

3.3 坐标系统间的转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GPS-GLONASS的联合解算

4.1 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4.2 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实例解算

4.3 GLONASS载波相位测量模型

4.4 GLONASS载波相位差分实例解算

4.5 解算GPS-GLONASS载波相位模糊度的方法

4.6 GPS-GLONASS载波相位测量实例解算

4.7 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申请硕士学位期间的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GLONASS是由前苏联国防部于1976年开始研发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曾经一度因为技术和经费方面的原因导致效能下降,近些年,在经历了更新换代后,其系统运行状况大有改观;此外,现有的双模、多模导航定位技术较之前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介绍GLONASS的现状出发,研究GPS-GLONASS双模联合解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中探究了以下几方面:
  1、对GLONASS系统的现代化过程以及其意义做了讨论,通过实验,从卫星可见性和位置精度因子两个方面研究GLONASS最新可用性进展。
  2、推导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编程解算在校园内屏风山顶站点pftp的坐标,验证模型可用性;并研究了GLONASS卫星引入对极端观测条件下联合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
  3、根据GLONASS载波相位测量模型编写程序,处理了1999年6月25日与2010年7月26日GANP、JOZ2、MATE、WTZR站观测数据,分析GLONASS载波相位差分测量在现代化前后的精度变化。
  4、选取了4个IGS欧洲站2010年7月26日的观测数据,使用Bernese软件解算,研究GLONASS能否提高联合系统定位精度,以及能提高多少精度的问题。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1、相较于现代化之前,GLONASS的可用性有了大幅改善。
  2、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测量的精度只能达到分米级;在极端观测条件下引入GLONASS卫星可提高双模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3、GLONASS载波相位差分测量精度比现代化前有厘米级提高,但总的精度却还只是维持在分米级水平。
  4、GLONASS系统的测量精度远低于GPS,双模系统相较于GPS在精度上也只有几毫米的提高。
  所以笔者认为,GLONASS系统虽然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但测量精度不高,不适宜独立使用;另一方面,受限于现有接收机兼容性及数据处理算法,GPS-GLONASS联合系统相较于GPS在测量精度上提高有限,所以建议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选用GPS进行测量定位即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