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电提取测量法在河南周庵铜镍矿区找矿应用研究
【6h】

地电提取测量法在河南周庵铜镍矿区找矿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绪 论

1.1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4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1.5完成工作量及取得成果

第2章地质概况

2.1区域地质背景

2.2矿区地质特征

2.3矿床地质特征

第3章地电提取测量法找矿的基本原理及成晕机制

3.1基本原理

3.2成晕机制

第4章地电提取测量法找矿可行性试验研究

4.1 12线剖面异常特征

4.2 70线剖面异常特征

第5章地电提取特征

5.1地电提取样品采集、分析与质量评述

5.2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数据处理

5.4地电提取异常特征及解释与评价

5.5多元素数据融合

5.6成矿预测

第6章找矿模式

6.1矿床模型

6.2矿床模型应用

6.3找矿模式

第7章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结论

7.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盆地及周边区域蕴藏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新一轮矿产资源勘查最有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的地区,但因盖层问题,盆地及周边区域的矿产勘查工作,一直是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周庵矿床位于盆山边缘区域,是秦岭-大别造山带发现的完全隐伏的大型铜镍矿床,矿体被太古代变质岩地层和新生代冲洪积层所覆盖,覆盖层厚度大,致使在该区寻找隐伏铜镍矿难度较大。
  地电提取测量法是以地下矿物中的离子动态平衡状态为基础,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将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迁移到指定的元素接收器中,通过对元素接收器中样品的测试分析获得各测点上每个指示元素提取含量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探测隐伏矿床的目的。
  本论文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野外测量取样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总结研究区区域成矿背景特征、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地电提取测量法在研究区找矿应用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1、周庵岩体及矿体地质特征表明,岩体具深熔特征,铜镍矿床成因为晚期深成熔离作用,自变质再次富集、后期热液叠加的多期次成矿。
  2、电化学溶解实验表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铜镍矿标本在电解池内产生了强烈的电化学溶解。进一步阐明了,外加电场的作用能使矿物部分被溶解。
  3、剖面可行性试验研究证实,地电提取测量法在该区寻找隐伏铜镍矿可行、有效。
  4、据Cu、Ni、Co、Cr异常中共生伴生元素组合情况,结合异常规模、强度以及所处的地表地质环境,对Cu、Ni、Co、Cr异常进行综合解释、评价并排序。较有成矿远景的Cu异常排序结果为:Cu-4、Cu-3、Cu-5、Cu-1、Cu-2;较有成矿远景的Ni异常排序结果为:Ni-4、Ni-3、Ni-5、Ni-1、Ni-2;较有成矿远景的Co异常排序结果为:Co-4、Co-5、Co-6、Co-1、Co-2、Co-3;较有成矿远景的Cr异常排序结果为:Cr-4、Cr-6、Cr-1、Cr-7、Cr-3、Cr-2、Cr-5。
  5、首次提出将地电提取元素数据进行融合,根据建立的融合模型对本次地电提取元素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综合对比Cu、Ni、Co、Cr元素融合前后异常信息与地质信息的反映情况得出,融合后各异常区带的异常强度、连续性均得到了增强,再现性较好。
  6、综合地质、地电提取单元素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多元素数据融合成果叠加信息,在该区划分出Ⅰ、Ⅱ、Ⅲ、Ⅳ号异常区,为该区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7、通过分析周庵铜镍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概括总结矿床成矿模式,综合地电提取剖面试验及面积性实验研究结果,总结地质找矿标志、地电提取找矿标志,并建立常规化探、地电提取测量法寻找隐伏铜镍矿理想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