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6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组和肺外组临床分析
【6h】

16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组和肺外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主要英文缩写索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现状与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肺部原因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pulmonary origin,ARDSp)和肺外原因诱发的ARDS(ARDS of extra-pulmonary origin,ARDSexp)临床特征差异性。 方法:收集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003—2008年确诊的16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内外诱因所致ARDS患者各项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 结果:166例患者中,肺内组99例,男67例,女32例,平均年龄47.19±1.7.22岁;肺外组67例,男38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79±17.9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ICU时间、肺内分流比值(Qs/Qr)等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在诊断ARDS时氧和指数(PaO2/FiO2)无差异性,但是机械通气48小时后肺外组患者的PaO2/FiO2要明显高于肺内组。肺内外组自身对照48小时前后的PaO2/FiO2差异有显著性。肺内、肺外组病死率分别为78.8%和64.2%,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RDSp以重症肺炎多见,占91.9%;ARDSexp多见于脓毒症、急性重症胰腺炎,分别占31.3%和26.9%;ARDSp常见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60.8%),呼吸衰竭(13.9%),感染性休克(11.4%)。ARDSexp 常见的死因为MODS(81.4%),感染性休克(11.6%)。两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具有差异性,激素不能降低ARDS病死率。肺外组MODS发生率要高于肺内组,MODS是影响ARDS预后的重要因素。 结论:ARDS病死率高,ARDSp和ARDSexp在机械通气治疗、病死率、MODS发生率等方面有差异;MODS是影响ARDS预后的重要因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对降低ARDS的病死率无益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