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鞍区病变的临床研究
【6h】

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鞍区病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英文缩写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眶上“锁孔”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鞍区病变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及手术技巧。 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鞍区病变患者24例,其中垂体肿瘤16例,鞍区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3例。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以鞍上及鞍旁生长为主,主体在鞍上(部分不适合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的垂体瘤患者)。采用眶上锁孔入路,沿眉弓做切口,切口长度约Scm,将额肌骨膜瓣牵向上,眼轮匝肌骨膜瓣牵向下,颞肌牵向外侧,颅骨钻孔定位于颞线后方(关键孔),用铣刀向内侧铣开,骨窗大小约3.5cm×2.0cm,磨除眶缘上方颅骨的内缘以扩大显微手术视野。弧形切开硬脑膜,使基底朝向眶缘,轻轻抬起额叶,释放脑脊液,显露肿瘤并在显微镜的辅助下完成手术。对此手术入路治疗的24例鞍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经大冠状入路切除鞍区病变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24例中16例垂体肿瘤者手术全切除率为75%(12/16),次全切除率25%(4/16);脑膜瘤5例,3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颅咽管瘤3例,1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除1例有短期尿崩外,余病例无术后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平均住院日等情况对比锁孔组有明显优势。 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能提供鞍区足够的手术空间,有效地切除病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途径,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