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
【6h】

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病人资料

2.手术应用的器械及主要药物

3.方法

4.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术前、术后狭窄段内径、气促评分改善情况、血氧指标变化情况及疗效

2.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中其它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

3.63例次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中有关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4.典型病人的胸部CT影像表现及纤支镜下表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不同病因导致良性气管狭窄的病人采用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均测量每次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前、术后狭窄段气管内径;气促评分;检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前、术中、术后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值(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值(PaCO2);监测手术过程中指脉氧饱和度(SO2%)。术中必要时进行高频电烧灼、氩等离子体凝固、冷冻治疗、气管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术后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定期清除气道内坏死组织、抗感染治疗等措施防止术后再狭窄。评价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6例病人共进行63(1-7次,平均2.4±1.4次)次通气管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总共完成有效球囊膨胀306次。所有63次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后病人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狭窄段气管内径由[(5.53±1.51) mm增加到(12.96±1.32)mm,p<0.001],气促评分由[(3.43±0.82)下降到(0.48±0.56),p<0.001];血气分析检查结果:PaO2[术前102.50±27.47mmHg,术中96.92±30.39mmHg,术后97.19±21.52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PaCO2[术前43.54±4.19mmHg,术中49.39±6.83mmHg,术后40.07±3.8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3次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达到100%。26例病人最后一次扩张治疗后随访12个月,12例(46.2%)治愈,9例(34.6%)有效,5例(19.2%)治疗无效,其中3例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行狭窄段气管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目前仍在接受治疗,交替行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气管支架置入术等。远期总体有效率为80.8%(21/26)。
  结论:1.通气管辅助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2.术中存在轻度短暂的二氧化碳潴留,需密切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