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BVS基因整合对CHB患者NAs治疗后血清HBsAg水平影响的研究
【6h】

HBVS基因整合对CHB患者NAs治疗后血清HBsAg水平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cccDNA的清除,然而目前尚无能直接清除cccDNA的药物,根治CHB的目标还不现实。因此,实现功能性治愈就成为临床上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功能性治愈的含义是:经过抗病毒治疗发生HBsAg清除/HBsAg血清学转换后,即使仍有少量没有转录活性的cccDNA残余,停药后仍能维持HBV DNA与HBsAg不反弹。由此可见,检测HBV cccDNA含量及其转录活性是判断CHB抗病毒疗效和功能性治愈的最理想指标。然而,检测HBV cccDNA的方法需要通过肝穿刺获取肝组织才能测定肝细胞HBV cccDNA含量,而这种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禁忌症,不容易被患者接受,难以常规应用。因此指南才采用与cccDNA密切相关的外周血HBsAg作为cccDNA的替代指标来制订终点标准。然而,14年的抗病毒治疗队列研究显示NAs治疗后10年HBsAg累计清除率仅有14%,如果仅以HBsAg清除为治疗终点,意味着绝大多数病人NAs治疗10年内都难以停药。在慢乙肝NAs抗病毒随访队列中,经过NAs抗病毒治疗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并维持应答至少3年后,大约80%的CHB患者HBsAg水平逐渐下降,而另外20%的患者HBsAg水平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就基本不再下降,这些HBsAg水平不下降的患者中少部分即使停药4—5年也未见病毒学复发。提示:仅以HBsAg消失作为停药的终点标准是有局限性的。那么HBsAg的产生除了依赖cccDNA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我们推测,HBsAg除了主要由cccDNA转录表达外,还可能存在一条整合旁路。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利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来证实HBsAg表达的不同机制;探讨HBV S基因整合对CHB患者NAs治疗后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为寻找能更可靠反映cccDNA转录活性的停药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从课题组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随访队列中选取70例符合以下标准的CHB患者:(1)符合《2010年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CHB患者;(2)基线采用NAs抗病毒治疗,半年内获得病毒学应答(HBV DNA<1000copy/ml),并维持3年以上;(3)基线行肝穿刺并冻存有肝组织;(4)在基线、抗病毒2年及抗病毒4年三个时间点保留有血清;(5)随访过程中未出现病毒学突破;(6)患者依从性好,资料完整,能定期随访。应用Alu-PCR法检测患者基线肝穿组织HBV S基因整合情况,并用罗氏试剂定量测定研究对象基线、NAs抗病毒治疗2年、抗病毒治疗4年时的血清HBsAg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整合组与非整合组两组,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HBsAg水平均值差异,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两组HBsAg水平总体变化,秩和检验进行整合组与非整合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的比较,logistic回归及卡方检验分析可能影响HBV S基因整合的各基线因素。
  结果:(1)70例CHB患者中有15.7%(11/70)发现存在HBV S基因整合。(2)HBV S基因整合是CHB患者NAs治疗2年后血清HBsAg水平下降明显减缓的重要影响因素。(3)整合组与非整合组在基线、抗病毒2年时HBsAg水平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整合组抗病毒4年HBsAg水平均值比非整合组高。(4)抗病毒治疗2年整合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log值)与非整合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抗病毒2年至4年非整合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log)大于整合组。(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HBV感染家族史、HBV基因型、HBeAg状态对HBV S基因整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部分CHB患者肝组织中存在HBV S基因整合现象。(2)基线肝组织HBV S基因整合可能是CHB患者NAs治疗获得完全病毒学,并维持应答2年后血清HBsAg水平下降不明显的重要原因。(3)整合的HBV S基因可能不依赖cccDNA独立表达HBsAg。(4)HBsAg消失作为临床治愈终点指标存在着局限性,不适合于有HBV S基因整合的CHB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