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KAT2B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6h】

KAT2B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第一部分 KAT2B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分析

前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KAT2B基因多态性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KAT2B基因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cell cycle pathway)上的相关基因,对许多生物过程起着乙酰化和转录调节的作用,其编码的蛋白具有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有研究表明,KAT2B基因与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着相关关系。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民族、吸烟、饮酒、慢性HBV感染、HCC家族史等因素后,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发病风险相关(P=0.04,OR=1.64,OR95%CI1.01-2.64);本研究旨在探讨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多态性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对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多态性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为肝癌)细胞系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进行验证。
  方法:
  (1)选取按照统一标准诊断的HCC新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aq MGB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研究对象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HBV感染史、生化和免疫检查结果以及肿瘤直径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子灶、癌栓、假包膜、包膜和脉管侵犯、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等肿瘤临床病理信息等。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rs17006625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2)利用生物信息学查找KAT2B基因的序列,以人类HepG2细胞mRNA所反转的cDNA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含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空载型、突变型、野生型质粒的载体,并转染至人类HepG2细胞中,获得含三种不同质粒的肝癌细胞系。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对含空载型、野生型、突变型质粒的肝癌细胞系进行KAT2B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检测;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MTT实验检测三种肝癌细胞系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
  结果:
  (1)基因多态性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HCC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以及HBsAg等因素进行校正后,结果显示,与携带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AA的患者相比,携带基因型GG的患者发生包膜侵犯的风险升高(P=0.017,校正OR=3.267,OR95%CI:1.241-8.597),肿瘤发生中低分化的风险也升高(P=0.049,校正OR=3.417,OR95%CI:1.003-11.637)。
  (2)分层分析:以是否有HCC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HBV感染情况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无HCC家族史的患者中,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多态性与肝癌病理分级相关(P=0.025,校正OR=4.555,OR95%CI:1.215-17.083),在吸烟的患者、饮酒的患者和HBsAg阴性的患者中,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多态性与包膜侵犯相关(均为P<0.05)。
  (3)双荧光素酶检测:在含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空载质粒组、野生型质粒组和突变型质粒组三组肝癌细胞中,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载质粒组(3.90±0.23)、野生型质粒组(3.10±0.63)、突变型质粒组(2.96±0.34),但野生型质粒组与突变型质粒组之间差别尚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P=0.747)。
  (4)实时荧光定量PCR:以野生型质粒组第1生物重复组的2-ΔΔCt值为1,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型质粒组中KA T2BmRNA的水平高于野生型质粒组(P=0.015)。
  (5)Western Blot实验:以β-actin为内参,检测空载质粒细胞、野生型质粒细胞和突变型质粒细胞三组细胞样本中KA T2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野生型质粒组细胞相比,突变型质粒组细胞的蛋白表达上调。
  (6)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通过染色光镜图及视野细胞计数结果分析发现,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对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影响无差别(P=0.736,P=0.191)。
  (7)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通过染色光镜图及视野细胞计数结果分析发现,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突变型质粒组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高于野生型质粒组(P=0.018,P=0.003)。
  (8)MTT实验:检测空载质粒组、野生型质粒组和突变型质粒组细胞在OD450nm处的OD值,结果显示,分别培养24h、48h、72h后,野生型质粒组和突变型质粒组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均不存在差别(P=0.097)。
  结论:
  (1)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等位基因G基因型可能影响肝癌肿瘤的包膜侵犯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
  (2)KAT2B基因rs17006625位点等位基因G基因型可能会增加肝癌细胞基因的表达、增强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