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8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6h】

8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1.一般资料

3.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起病诱因

3.相关参数对ARDS严重程度的影响

4.病原学检查

5.累及肺外脏器情况

6.疾病转归

讨论

1.一般情况分析

2.影响ARDS严重程度的相关参数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分析

3.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ICU ARDS患者发病诱因,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生存率与病死率,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参数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使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ICU收治的诊断为ARDS的患者,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起病诱因;病原学检查结果;ARDS确诊24小时内及转归日(死亡、自动出院、转至普通病房)两个时间截点上以下指标的最差值: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水平(Lac)、血清白蛋白水平(AL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PO2);疾病转归。
  结果:
  1.共收集8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26例,平均年龄(57.39±16.15)岁;死亡57例(65.5%),存活30例(34.5%);根据柏林诊断标准,轻度17例,中度41例,重度29例;
  2.本次研究入选的患者中,以直接肺损伤引起者居多(53例,60.9%),其中肺炎为主要诱因(46例,52.9%);
  3.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血乳酸、血清白蛋白、AaDPO2与ARDS严重程度有关(P<0.05),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随着ARDS病程进行其影响作用减弱(P>0.05);
  4.APACHE-Ⅱ评分、NEU、CRP、Lac及AaDPO2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73,P<0.01;r=0.300,P=0.005;r=0.243,P=0.024;r=0.857,P<0.01;r=0.724,P<0.01);ALB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656,P<0.01);
  5.APACHE-Ⅱ评分、Lac及AaDPO2为ARD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水平为ARDS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
  6.在8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痰培养阳性,14例患者血培养阳性,3例患者静脉导管培养阳性,在痰、血及静脉导管培养中鲍曼不动杆菌是阳性率最高的病原微生物(分别为77.4%、33.3%、66.7%)。
  7.在87例ARDS患者中,有74例患者合并MODS,其中27例患者胃内容物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为30.1%;肺外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分别为:肾功能衰竭45例,循环功能衰竭38例,肝功能衰竭32例,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4例,凝血功能障碍12例。
  结论:
  1.在本研究收集的ARDS患者中,轻、中、重度患者病死率分别为58.8%、68.3%、65.5%,较国外水平偏高;
  2.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RP、Lac、ALB及AaDPO2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有关,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ALB水平随着ARDS病程进行其影响作用减弱;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动态监测APACHE-Ⅱ评分、Lac、CRP及AaDPO2水平的变化对ARDS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对治疗时机及措施的把握有指导意义,监测Lac及AaDPO2水平对ARDS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3.ICU ARDS患者常合并MODS,肺外受累脏器以肾脏最常见;
  4.ARDS患者病原学检查中,阳性率最高的病原微生物为鲍曼不动杆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