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6h】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缩 略 词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调查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分析

2体质分布情况

3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性别构成比较

4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年龄构成比较

5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体重指数比较

6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的腰臀比特点

7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血脂水平比较

8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血糖水平特点

讨论

1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

2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体质与性别的关系

3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4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体质与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关系

5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6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体质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7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附表

附录2:文献综述

附录3: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的相关性,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为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供中医体质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中医院心内科、脑病科、内分泌科、脾胃科等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体质、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等。最后根据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调查的20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男性114例(55.34%),女性92例(44.66%)。单纯体质101例,复合体质105例。最常见的8种体质类型是痰湿质、气虚痰湿质、气虚血瘀质、气虚质、血瘀质、平和质、气虚阳虚质、阳虚痰湿质,占总人数的68.4%。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中,性别、年龄构成上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体质类型间痰湿质、气虚痰湿质、气虚血瘀质和血瘀质的BMI≥24.0kg/m2的患者例数均超过50%,不同体质类型经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均存在差异(P<0.05)。51.1%患者腰臀比超出正常范围界限,痰湿质、气虚痰湿质、血瘀质、阳虚痰湿质的异常腰臀比患者例数均超过50%。痰湿质和气虚痰湿质平均腰臀比较高;各体质两两比较,痰湿质与气虚质、平和质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33)。颈动脉斑块患者常见体质类型中,大部分患者的TC、TG、HDL-C和LDL-C水平均位于正常范围内,其中痰湿质与血瘀质的TC和TG平均水平最高,不同体质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湿质和痰湿质HDL-C水平较低,而LDL-C较高。痰湿质与气虚质、气虚阳虚质的LDL-C差异处于统计学边缘(P=0.05,P=0.051)。各体质类型的大部分患者血糖均正常,不同体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血瘀质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水平均略高于正常,除痰湿质与气虚阳虚质患者空腹血糖存在统计学边缘差异(P=0.051),其它体质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1、颈动脉斑块患者体质类型表现为单纯型及复合型,且单纯型与复合型体质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
  2、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人群易患颈动脉斑块。
  3、颈动脉斑块男性患者以痰湿质、气虚痰湿质为主,女性患者以气虚血瘀质、血瘀质为主,中年患者以痰湿质、气虚痰湿质为主,老年患者以气虚血瘀质、气虚质、血瘀质为主。
  4、痰湿质患者的BMI、WHR最高。
  5、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痰湿质有较高的相关性。
  6、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糖与体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