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的圈养与放归试点研究
【6h】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的圈养与放归试点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鳄蜥属蜥蜴目、鳄蜥科、鳄蜥属,是古老的珍稀动物。数量稀少,分布狭窄,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Ⅱ,是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为了拯救这个濒危物种,于2005 年7 月至2006 年9 月间,我们与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合作,在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鳄蜥的圈养和放归试点研究,希望通过圈养研究了解鳄蜥在圈养状态下的行为规律和掌握鳄蜥的保护繁殖技术,并通过鳄蜥的放归试点研究,了解相关的知识,为日后鳄蜥的正式放归准备。 本文采用瞬时扫描法对鳄蜥的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圈养鳄蜥的活动时间分配中,静栖占69.09 %,在穴占28.82 %,移动占0.80 %,捕食占0.28 %,晒太阳占0.44%,其它占0.58 %;比较了不同性别鳄蜥的活动时间分配,其中雄性鳄蜥用在移动的时间占1.15 ±1.22 %,雌性为0.45 ±1.00 %,经过单因素检验显示其差异显著( P < 0.01),其它行为的活动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初步比较了不同生境中鳄蜥的行为差异,结果显示鳄蜥在圈养的条件下弹性行为的频次正在下降。至于圈养鳄蜥的繁殖研究,我们采用观察法和对比法,对在相同的圈养环境下不同的圈养群进行研究,除了第一天观察到激烈的撕咬行为外,没有能够观察与繁殖有关的行为。对释放后的鳄蜥进行监测发现:鳄蜥能够主动躲避靠近的人或者动物,能够捕抓到食物,出现栖枝、落水、静伏等较典型的遗传行为。初步认为对鳄蜥进行放归是可行的,但是还要做很多更加细致的准备工作。

著录项

  • 作者

    梁文波;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玉霞,姜国诚;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59.62;X362;
  • 关键词

    珍稀动物; 野生鳄蜥; 圈养保护; 放归自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