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英剧作的舞台艺术研究
【6h】

唐英剧作的舞台艺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唐英剧作研究综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英剧作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生平经历

第二节 交游情况

第三节 戏曲理论

第二章 唐英剧作的排场设置

第一节 张弛相间的节奏

一、文武交错

二、冷热交替

三、悲喜搭配

第二节 戏中有戏的结构

一、地方戏的插入

二、梦境戏的设置

第三节 丰富生动的场面

一、机缘巧合,冤家相遇

二、限定视角,明暗有别

第三章 唐英剧作的脚色安排

第一节 位扮演

一、旦扮演男子

二、副、净扮演女子

第二节 喜剧倾向

一、唐英剧作均设置丑脚形象

二、其他脚色普遍存在丑脚化、喜剧化倾向

第三节 脚色调整

一、脚色安排较为妥帖

二、突破了脚色的规模体制

三、贴旦脚色设置不合理

第四章 唐英剧作的科介运用

第一节 姿态动作准确到位

一、展现人物特征的表演动作

二、舞蹈、武打等技术性动作

第二节 情绪表情生动传神

一、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感和丰富性

二、情态与动作结合紧密

三、在变化、对比中呈现人物的情绪表情

第三节 空间效果立体直观

一、舞台布景

二、灯光烟火

三、舞台音效

第五章 唐英剧作的舞台美术

第一节 内涵丰富的服装

一、以换装表明人物处境、地位的变化

二、借服饰揭示人物的品行性格

三、服饰具有类型化特征

四、服饰具有现实批判性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化妆

一、化妆方式突破了脸谱化、类型化的程式

二、妆容前后有变化

三、丑、副之妆容相对夸张

四、化妆符合人物身份和剧情发展

五、对胡须的化妆甚为讲究

第三节 纷繁多样的道具

一、紧密联系剧情

二、富有生活气息

三、具有写意性和程式性

第六章 唐英剧作的音乐表现

第一节 器乐伴奏助声显情

一、以器乐共奏调和声情节奏

二、借器乐伴奏强化剧中曲情

三、用器乐调整反映剧情变化

第二节 声腔唱法取法花部

一、山歌小曲的植入

二、地方唱腔的吸收

三、演唱方式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唐英剧作在清代戏曲史上具有鲜明特色,与同时代一般文人剧作家不同,唐英重视剧作的舞台演出效果,积极从民间、从地方戏中汲取养分来充实、丰富自己的作品,他的剧作具有浓郁世俗气息的同时又不失昆剧自身的典雅清正,可谓雅俗共赏。长期以来,在唐英剧作的研究中,人们主要结合花雅之争的背景,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对其展开研究,阐述唐英剧作对地方戏的吸收和借鉴。相比之下,人们对唐英剧作舞台表演艺术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唐英剧作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除了文本方面,舞台艺术方面同样具有丰厚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前人的研究作了回顾和总结,展示了前人研究的理论热点及薄弱之处,突出戏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质属性,明确了本文将唐英剧作的舞台艺术研究作为突破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舞台表演出发,围绕唐英剧作如何实现舞台实践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对唐英剧作的舞台表演艺术进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章:唐英剧作的创作背景。本章从唐英的生平经历、交游情况、戏曲理论三方面入手,力求对唐英戏曲创作的背景进行全面展示。首先,通过生平经历,我们对唐英其人有了大致了解,对其勤政廉政、关注民生、淡泊名利的品德有了深切体会。其次,从交游尤其是戏曲交游方面,我们发现唐英多与当时的剧作名家来往,这对其戏曲创作有着直接影响。最后,从戏曲理论来看,唐英对戏曲演出效果非常重视,他的戏曲实践活动与理论观点结合紧密。
  第二章:唐英剧作的排场设置。唐英剧作的排场设置主要体现在节奏、结构和戏剧场面的选取上。首先,唐英剧作有着张弛相间的节奏。唐英能从观众的审美心理出发,通过文武交错、冷热交替、悲喜搭配来调节戏曲节奏。其次是戏中有戏的结构。这主要通过地方戏的插入和梦境戏的设置来实现。最后,唐英剧作的场面丰富生动。唐英善于设置丰富、生动的戏剧性场面,具体表现有二:一是机缘巧合,冤家相遇。二是限定视角,明暗有别。总的来说,唐英有观众意识、演剧意识,善于从观众视角出发,营造出颇具表演性和观赏性的戏剧场面。
  第三章:唐英剧作的脚色安排。在脚色安排方面,唐英剧作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错位扮演。部分脚色存在旦扮男子,副、净扮演女子的现象;二是喜剧倾向。一方面唐英每部剧作几乎都设置有丑脚形象;另一方面,其他脚色也普遍存在丑脚化、喜剧化倾向。三是与地方戏《缀白裘》相比,唐英剧作存在脚色调整。唐英的调整有合理性、突破性的一面,然而在贴旦的安排方面则相对不足。
  第四章:唐英剧作的科介运用。唐英剧作中,无论是人物的姿态动作、情绪表情还是舞台空间效果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舞台提示。首先,姿态动作准确到位。不管是展现人物特征的表演动作还是舞蹈、武打等技术性动作,唐英均重视舞台表演效果,准确到位的动作提示,有利于塑造舞台形象。其次,情绪表情生动传神。具体表现有三:一是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感和丰富性;二是情态与动作结合;三是在变化、对比中体现人物的情绪表情。最后,空间效果立体直观。唐英对舞台布景、灯光烟火、舞台音效等戏曲舞台之空间效果也有详细提示,这也体现出他对舞台演出的重视。科介作为表演的实录和记载,是戏曲表演的手段和依托,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我们能窥见唐英剧作的舞台表演风貌。
  第五章:唐英剧作的舞台美术。本章从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内涵丰富的服装。在服饰的内涵方面,唐英剧作有几个特点:一是存在换装现象;二是借服饰揭示人物的品行性格;三是服饰具有类型化特征;四是具有现实批判性。其次,多姿多彩的化妆。具体表现为:一是化妆方式突破了脸谱化、类型化的程式;二是妆容前后有变化;三是副、丑之妆容相对夸张;四是化妆符合角色身份和剧情发展;第五,对胡须的化妆甚为讲究。最后,纷繁多样的道具。唐英剧作中的道具也非常有特点,具体表现有三:一是紧密联系剧情,道具为剧情发展及人物塑造服务;二是富有生活气息,道具市民化、世俗化;三是具有程式性和写意性。由此可见,唐英对戏曲服装、化妆、道具等舞台造型艺术非常重视,这是他重视舞台演出效果的又一体现。
  第六章:唐英剧作的音乐表现。本章主要从器乐伴奏和声腔唱法两方面来分析论证。首先,唐英剧作的器乐伴奏助声显情。唐英剧作在器乐伴奏方面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器乐共奏调和声情节奏;二是借器乐伴奏强化剧中曲情;三是用器乐调整反映剧情变化。总之,唐英剧作中器乐的选择和使用与剧情节奏、人物情绪及舞台气氛相符,较为恰当合理。其次,声腔唱法取自花部。这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间山歌小曲的植入;二是地方唱腔的吸收;三是演唱方式的借鉴。唐英剧作对民间腔调唱法的吸收,丰富舞台表演的同时,又活跃了舞台气氛,增强了戏曲音乐的戏剧性和趣味性,同时又使其剧作既生动活泼又不失昆腔自身的清正高雅。这样的尝试和改造,可谓一举多得。
  总体而言,唐英的剧作,无论是从剧本本身还是从舞台表演的角度来看,都有丰厚的内涵。本文立足舞台表演,从剧本的细节中去把握和分析,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和还原唐英剧作的舞台艺术,力求弥补前人研究之不足,为唐英戏曲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