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6h】

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家庭农场研究主要成果

1.农村土地流转方面

2.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方面

3.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方面

(二)国外家庭农场研究主要成果

1.家庭农场的资源要素方面

2.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方面

3.家庭农场的相关农业政策方面

(三)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评述

三、研究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1.家庭农场

2.经营模式

(二)主要理论概述

1.经营协同效应

2.规模经济效应

四、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分析

(一)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1.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2.精加工型经营模式

3.生态农业多元化经营模式

4.“公司+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5.城郊共融型经营模式

6.大型农垦区经营模式

(二)主要经营模式比较

(三)主要经营模式借鉴意义

五、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二)山东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研究

1.德州市陵县德强家庭农场

2.胶州市鸿飞大沽河家庭农场

(三)山东省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山东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可行性

(一)发展家庭农场的资源禀赋

(二)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机遇

七、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建构

(一)建构家庭农场资本“协同”机制

1.“协同”机制的动态性

2.“协同”机制的系统性

(二)家庭农场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

(三)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分析

(四)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八、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农业的健康发展刻不容缓。纵观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状况,小农经济已经逐渐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具备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结合我国国情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培育家庭农场的农业发展思路,越来越多的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级学者的共识。在近三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各地也分别针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与试点,家庭农场的普及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业发展状况深入调查,结合全省各地区在试点家庭农场中所取得的实际经验,探讨出了培育符合山东省农业发展思路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综观目前国内有关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研究,研究方向大多主要集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层经营”的框架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思路和建议,但是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处理好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并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在本文中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本文的研究思路着重体现在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建构,使用研究思路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具体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在与山东省农业发展现状比较之后,认为山东诸多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具备培育成为家庭农场的必要条件,结合目前山东农业发展水平,通过论证山东家庭农场必要性与可行性,发现山东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具体优势及发展机遇,并对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德强家庭农场和山东省胶州市鸿飞大沽河家庭农场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多种资本形式下构建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利于推动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因此,从资本“协同效应”的视角建构其经营模式,探究得到适合山东当地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庞国龙;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企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艳;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农场;
  •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模式; 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