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西部地区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6h】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西部地区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碳生产率相关研究

2.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理论

(二)新型城镇化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四)新型城镇化影响碳生产率的传导机制

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水平测算

(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1.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现状

2.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三、西部地区碳生产率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一)数据说明及碳生产率测算

(二)碳生产率研究方法

(三)西部地区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空间分布

1.西部地区碳生产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西部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

(四)西部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四、西部地区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OLS及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1.OLS: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

2.SLM:空间滞后模型

3.SEM:空间误差模型

(三)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1.OLS模型结果分析

2.SLM模型结果分析

3.SEM模型结果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1.大力推进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

2.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改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城镇化是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进程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加;二是城市内部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酸雨,雾霾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方式,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西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地带,是中国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区,属于区域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全力发展地区经济,由于资源禀赋、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差异,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增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单是依靠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不可能带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重要策略。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地区“碳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此,针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测度,探究新型城镇化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的联系,进一步研究西部地区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让西部地区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还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改善气候问题。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首先借鉴现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碳生产率的研究成果,阐述2000-2014年碳生产率与新型城镇化测算方式,从理论方面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测算的结果说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状况,并对西部各省碳生产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说明其空间分布以及演变趋势。最后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以西部地区截面数据探索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公共财政支出、外商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本论文通过空间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专利申请量、外商投资对碳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公共财政支出、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对碳生产率有负向影响。(2)从弹性系数数值来看,新型城镇化水平对碳生产率抑制作用较强,新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碳生产率就降低1.440个单位。(3)专利申请量其弹性系数为0.603,意味着专利申请量每增长1%,碳生产率就会增长0.603个单位,其是促进碳生产率增长最主要的因素。(4)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增加1%,碳生产率会增长0.297个单位。(5)产业结构对提高碳生产率水平有抑制作用,其弹性系数较小为0.091。(6)公共财政支出与碳生产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碳生产率的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每提高1%,碳生产率就降低1.404个单位。
  根据本论文得出的结论,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大力推进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2)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开展对重大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量引入外资时,既要考虑到对当地经济效率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优先引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视第三产业“质量型增长”发展,提升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与发展层次,加大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促使传统服务业快速转型为现代服务业。(5)改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着重增加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环保财政支出份额,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发挥并放大财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