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6h】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热计量发展现状

1.2.1 国外热计量发展现状

1.2.2 国内热计量发展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课题来源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不同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特点研究

2.1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目的

2.2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基本原理

2.2.1 测定用户热负荷确定用户用热量

2.2.2 测定用户及设备的散热量确定用户热量

2.2.3 直接测定供暖系统中用户用热量

2.3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计量方式

2.3.1 户用热量表法

2.3.2 通断时间面积法

2.3.3 散热器热量分配计法

2.3.4 流量温度法

2.3.5 面积温度法

2.3.6 热水表法

2.3.7 不同热计量方式的比较

2.4 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形式

2.4.1 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

2.4.2 垂直双管式系统

2.4.3 水平单管式系统

2.4.4 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

2.4.5 水平双管并联式系统

2.4.6 章鱼式系统

2.4.7 地板辐射式系统

2.4.8 不同分户计量供暖系统形式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工程调研

3.1 分户热计量技术工程应用状况调研

3.1.1 热计量表厂家资质及注册资金

3.1.2 热计量表类型

3.1.3 热计量表安装环境

3.1.4 安装热计量表直管段情况

3.1.5 供热系统水质与热计量表堵塞

3.1.6 大口径的热计量表无法检定

3.2 热计量装置及产品调研

3.3 户内计量方式评价的调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室温检测方法研究

4.1 国内外室内温度的定义

4.2 供暖居住建筑室内温度检测方法分析

4.2.1 对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方法分析

4.2.2 对严寒地区供暖居住建筑室内温度检测方法分析

4.2.3 对寒冷地区供暖居住建筑室内温度检测方法分析

4.3 适合不同系统的供暖居住建筑室内温度检测的适用方法

4.3.1 检测点范围和数量

4.3.2 检测点代表性位置

4.3.3 检测条件

4.3.4 检测仪器(仪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1 热计量方式经济性分析

5.1.1 投资回收期法(T*)

5.1.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简称NPV)

5.1.3 净现值率法(Net Present Value Rate简称NPVR)

5.1.4 净年值法(Net Annual Value,简称NAV)

5.2 不同热计量方式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2.1 建筑概况

5.2.2 用户热计量投资成本

5.2.3 不同热计量方式收益比较

5.3 分户热计量典型案例节能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3.1 建筑概况

5.3.2 计量设备投资费用

5.3.3 不同计量采暖系统经济性比较

5.3.4 年节能收益、投资回收期、热表寿命周期收益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北方供暖区域冬季建筑供热能耗约占其建筑能耗总量的60%以上,因此,供热系统节能与供热体制改革是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供热(暖)系统分户热计量是供热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目前,国内外有不同的热计量技术。对于不同的供热供暖系统,如何选择和应用热计量方式,及如何检测和评价热计量供暖系统,是落实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收费政策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分户热计量技术和不同分户供暖系统形式的特点及室温检测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分户热计量系统节能与经济性分析,为我国供热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研究分析了不同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特点及不同分户计量方式特点,为进行热计量工程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实地调研了40个采用热计量技术和产品的实际工程,包括使用效果、安装环境、运行质量等方面,为应用热计量技术提供参考;
   调研了行业对48个厂家的热计量装置及产品的评价,包括厂家资质、产品性能、销售业绩、使用效果等方面,为用户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政府采购提供依据。
   对国内外室内温度定义及我国室内温度检测方法调研、分析,提出“室内温度”内涵以及不同采暖系统室内温度检测的代表位置、方法等,为落实分户热计量供暖收费政策提供依据;
   采用工程经济学方法,从净现值、净现值率、投资回收期、净年值等经济指标,对同一种建筑采用不同计量方式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同时从年节能收益、投资回收期、热表寿命周期收益等方面,对同一种计量方式应用于不同供暖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二者比较相结合,得出不同建筑应采用不同供暖系统形式以及计量方式,为我国供热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