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6h】

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创新与合作技术创新理论

2.2自组织理论

2.3三螺旋理论

2.4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2.5区域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内部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

3.2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内部相互作用机理

4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4.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评价方法的选择

5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5.1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分析

5.2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5.3与其他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比较

5.4评价结果分析

6河南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选择与促进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6.1模式选择

6.2发展策略

7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国外的最新研究表明,当今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创新型区域,区域创新是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本区域甚至更大范围内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成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区域创新系统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新系统的建设中,地方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实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是当前摆在我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而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合系统,复合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发展是否协调是区域创新系统能否发挥整体功能的基础。因此,以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性为契机,研究河南省近几年来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状况,对于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完善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中原崛起的战略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的概括。同时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复合结构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性的基本内涵。
  其次,本文从创新基础环境子系统、创新主体子系统与创新资源子系统三个方面来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并以系统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对河南省2000-2007年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并且把河南省2007年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状态与典型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本文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基本推进模式,针对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发展的状况,提出河南当前应选择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为主,兼顾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模式进行建设,并对如何提高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性提出了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