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古道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
【6h】

黄河古道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黄河古道

2.2 沉积物

2.3 环境地球化学概述

2.4 国内外古河道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 样品采集

4.2 样品的预处理

4.3 分析仪器

4.4 分析结果及数据处理

5 黄河古道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5.1 实验结果

5.2 武陟采样点与滑县采样点的微量元素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河南省境内武陟和滑县两地黄河古道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古河道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分布特征,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四千年来黄河流域中国文明发展状况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1.武陟黄河古道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分布特征,而滑县黄河古道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武陟黄河古道第二阶段基本相似。
  2.武陟黄河古道第一阶段:530cm-400cm,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最低,Fe、Mn、Cu、Zn、Ni、Cr、Pb、Hg、As的平均含量依次为24906.50mg/kg、190.81mg/kg、10.39mg/kg、200.90mg/kg、17.68mg/kg、30.95mg/kg、20.23mg/kg、0mg/kg、54.64mg/kg,这与前人研究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黄河水量丰沛,含沙量也较轻微的结果一致,推测为夏朝至战国时期,距今约2485年~4000年。
  3.武陟黄河古道第二阶段:400cm-200cm,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第一阶段,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Fe、Mn、Cu、Zn、Ni、Cr、Pb、Hg、As的平均含量依次为25722.60mg/kg、207.62mg/kg、12.84mg/kg、249.12mg/kg、18.03mg/kg、34.18mg/kg、20.80mg/kg、0.10mg/kg、115.25mg/kg,这与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和加剧的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推测为秦朝至隋朝时期,距今约1400年~2485年。
  4.武陟黄河古道第三阶段(200cm-0cm):除 Pb外,其他各元素的平均含量最高,变化幅度较大,Fe、Mn、Cu、Zn、Ni、Cr、Pb、Hg、As的平均含量依次为26993.13mg/kg、256.04mg/kg、21.43mg/kg、256.41mg/kg、28.14mg/kg、47.59mg/kg、19.50mg/kg、0.16mg/kg、240.09mg/kg,这主要与黄土高原地区滥垦滥伐的恶性农业发展模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有密切关系,推测为唐朝至清朝中期,距今约200年~1400年。
  5.滑县黄河古道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武陟黄河古道406cm-143cm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各种元素的含量总体上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变化幅度较小,除Hg外,滑县黄河古道Fe、Mn、Cu、Zn、Ni、Cr、Pb、As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武陟黄河古道各相同元素的平均含量,比值大约为1/10、9/10、1/2、1/5、7/10、1/10、3/4、1/7、1/5,这可能是因为滑县研究区受到卫河流域沉积物的影响而导致的滑县黄河古道和武陟黄河古道沉积物物源不尽相同。滑县黄河古道的历史年代推测为春秋至南宋时期,距今约800年~2750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