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获得变异新品系的研究
【6h】

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获得变异新品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试验利用浸种法与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其后代产生了多种变异类型,变异性状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农 艺性状的变异(如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片形状与颜色、叶 片的长度与宽度、光合叶面积、百粒重和生育期等)。这些变异性 状产生了新的性状,并且在D<,3>代趋向稳定。并进行了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酶谱,叶绿素含量,营养指标等分析。通过三年种植,综 合各项测定指标及农艺性状观察,从中选出了一些遗传稳定的优 良变异材料,具体结果如下: 1.浸种法 提取供体大豆DNA,以300ug/mI浓度,导入受体糯12-9-10玉米自交系,在D<,0>代获得了7.74%的变异率。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变异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RF-12,RF=13处比受体少两条酶带,其余的酶带与受体相同。从D<,0>到D<,3>代连续4代田间性状观察统计发现,变异植株的株高、穗位高、光合叶面积等均有变化。D<,3>一1 0②株高比对照(117cm)矮3.67cm;D<,3>-10①叶面积比对照(203.99 cm<'2>)大229.04cm<'2>。但由于雄性不育,在D<,2>代和D<,3>代的几个株系未收获到种子。 2.花粉管通道法提取供体甘蔗DNA,以3001μg/ml、5001μg/ml浓度,在受体(普通玉米自交系7313)自交授粉后18h、20h、22h、24h导入。对不同导入时间和导入浓度的变异株的农艺性状观察、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变异表现为:株高变矮、生育期缩短、百粒重增重、叶面积增加等,并且多数性状在D<,3>代就趋于稳定,中只有个别性状分离。从中选出2个早熟、矮杆的变异株系20-500①和20-500②:生育期提前3天;株高分别为144.16cm和148.32 cm,比对照(169.2 cm)减少了25.04 cm和20.88cm。同时对20-500处理获得的变异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后代与受体间有明显的差异(如变异株在迁移率为Rf<,11>1=0.51出现供体甘蔗酶带,且颜色一样即酶活性不变;在Rf<,14>=0.62也出现,但颜色变浅,酶活性减弱,而在受体对照(普7313)没有这两条酶带)。对D<,3>代稳定株系籽粒的糖分、蛋白质、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这些株系既能保持原有的性状,又增加了新的优良性状:(蛋白质、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如20-500①和20-500②,可溶性糖含量在25天和30天分别为4.41%和1.63%,比受体对照(1.58%和1.28%)提高2.83%和0.3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74%和9.68%,比受体对照(8.29%)分别增加了1.45%和1.39%,淀粉含量分别为49.04%和63.92%,比受体对照(34.2%)增加14.84%和29.72%。 综上所述:通过浸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可以得到优良的变异新品系,为育种提供中间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