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蝴蝶兰、文心兰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6h】

蝴蝶兰、文心兰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前言

一兰花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一)兰花组织培养的概述

(二)兰花组织培养的程序

(三)兰花不同外植体的培养

(四)兰花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与激素

(五)兰花幼苗生长

(六)兰花试管苗移栽

(七)兰花施肥技术研究

(八)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九)文心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二兰花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基因枪法

(二)农杆菌介导法

(三)其它转化方法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1.1蝴蝶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1.1.1材料

1.1.2方法

1.2文心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1.2.1材料

1.2.2方法

1.3蝴蝶兰、文心兰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反应

1.3.1材料

1.3.2方法

1.4蝴蝶兰、文心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1.4.1材料

1.4.2方法

第二章结果与分析

2.1蝴蝶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2.1.1蝴蝶兰花梗茎段芽诱导技术的研究

2.1.2蝴蝶兰原球茎诱导技的研究

2.2文心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2.2.1植物激素对文心兰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2.2.2光照条件对文心兰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2.2.3植物激素对文心兰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2.4基本培养基对文心兰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2.5文心兰壮苗生根和出瓶移栽

2.3蝴蝶兰、文心兰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反应

2.3.1卡那霉素对蝴蝶兰、文心兰生长的影响

2.3.2 Cef(头孢霉素)对蝴蝶兰、文心兰生长的影响

2.4蝴蝶兰、文心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2.4.1不同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2.4.2三种菌株侵染性比较

2.4.3菌液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2.4.4不同的侵染时间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2.4.5不同的转化方法对GUS瞬时表达的影响

2.4.6不同浓度的AS侵染效果的比较

2.4.7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第三章讨论与小结

3.1讨论

3.1.1蝴蝶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3.1.2文心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3.1.3蝴蝶兰、文心兰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反应

3.1.4蝴蝶兰、文心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3.2小结

3.3本研究的创新性

3.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所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主要以蝴蝶兰、文心兰作为材料,建立了蝴蝶兰、文心兰的高频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GUS基因的转化,利用共培养后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探讨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初步优化了遗传转化体系。主要结果如下: 1.蝴蝶兰幼嫩花梗原球茎状体诱导率较高,培养基MS+6-BA 5.0mg/L+NAA 0.5 mg/L诱导率最高,达100%;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2 mg/L+TDZ 0.2 mg/L,增殖系数达2.3;原球茎块在培养瓶内有群体优势效应,切块3.0 mm时增殖系数最大;添加6-BA和NAA的1/2 MS有利于生根,平均根数达到3.2条;室内炼苗3 d+室外炼苗3 d有利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0.0%。 2.以文心兰花梗为材料,在NAA 1.0 mg/L+6-BA 0.2 mg/L+TDZ 0.3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78%,诱导率受[NAA]/[6-BA]的浓度比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在6-BA 0.4 mg/L+NAA 0.2 mg/L的激素组合下,从愈伤组织分化出幼苗的形成率和商品化率可达到最佳效果;中、低无机盐浓度且全量的基本培养基较利于幼苗分化;当分化形成的幼苗株高为1-2 cm时,可进一步壮苗生根,生根苗在适宜条件下移栽,成活率可达99%以上。 3.以蝴蝶兰原球茎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优化的转化条件为预培养时间3d,菌液侵染浓度OD<,600>=0.3,菌液侵染时间10 min,pH值=5.4,侵染后,与农杆菌共培养5 d并添加100 μmol/L AS,瞬间表达率最高。 4.将适宜蝴蝶兰遗传转化的条件运用于文心兰,仅能得到较低的转化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