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视媒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分析
【6h】

电视媒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来源

1.2选题目的

1.3选题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5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1.6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概念的界定

2.1文化

2.2中国传统文化

2.2.1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2.2.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2.3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3电视媒介

2.4电视媒介与文化传承

第三章传统文化之媒介传承的现实必要性

3.1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流变

3.2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3.2.1传统文化的缺失

3.2.2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相关调查

3.3加大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的现实必要性

第四章传统文化之电视媒介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4.1电视媒介之传统文化传承的本体特性

4.1.1即时现场性

4.1.2兼容并包性

4.1.3主持人形象性

4.1.4再造性

4.2电视媒介之传统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

4.2.1全球范围内电视媒介的受众接触调查

4.2.2我国受众的对电视媒介接触调查

4.3电视媒介之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4.3.1传承传统文化是电视媒介的社会功能之一

4.3.2传承传统文化于电视媒介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电视媒介传承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

5.1电视媒介特有节目形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1.1电视讲座

5.1.2电视剧

5.1.3电视纪录片

5.1.4娱乐类节目

5.1.5电视广告

5.2电视媒介兼容节目形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2.1电影

5.2.2动画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灿烂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伟大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瑰宝。然而,一个令国人甚为担忧的现状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并不理想。其中,大众媒体的导向出现偏差,是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流失受众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运用大众传媒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将大众媒介中对现代人们思维行为影响最为广泛的电视媒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社会调查与电视媒介传播特性文本分析,提出电视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电视媒介中诸种节目形态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详细阐述传统文化之电视媒介传承的实现方式。目前国内学者多从电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上研究此议题,而本文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具体节目形态作为实现途径正是本文创新点与现实意义所在。
   本文的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的思路、方法。
   第二章,概念的界定。界定本研究相关概念。
   第三章,传统文化之媒介传承的现实必要性。
   第四章,传统文化之电视媒介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电视媒介传承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本文重点论述章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