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施獭蛤(Lutraria siebaldii)3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及我国角螺属(Hemifusus)不同群体齿舌形态的比较
【6h】

施獭蛤(Lutraria siebaldii)3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及我国角螺属(Hemifusus)不同群体齿舌形态的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本实验采用形态特征和RAPD技术对采自广西北海和防城、广东湛江的施獭蛤3个自然群体,以及越南大獭蛤群体的遗传分化、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形态特征难以准确鉴别和分析时,借助分子标记技术,为施獭蛤群体的分类鉴定、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式3种多元统计方法,比较研究了3个施獭蛤属群体和1个大獭蛤群体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施獭蛤湛江、北海和防城群体的形态较接近,而越南大獭蛤群体与其它3个群体的差异较大,已分化成为同属不同种。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49.13%,主成分2为17.18%,主成分3为14.02%,累计贡献率为80.38%。建立了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8.9%-100.0%,P2为86.7%-100.0%,综合判别率为95.9%。
   运用RAPD技术分析施獭蛤和大獭蛤属的遗传结构,20条引物从3个施獭蛤群体和1个大獭蛤群体共145个样品中共扩增出428条条带,范围在125bp-5000bp之间,每条引物扩增出6-17条条带。4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4.9%,多态位点比例在76.1%-91.9%之间。S474等5条引物可以区分施獭蛤3个自然群体,作为群体特征标记。3个施獭蛤群体和1个大獭蛤群体的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排序顺序一致,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湛江群体<越南群体<防城群体<北海群体。3个施獭蛤群体和1个大獭蛤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1321-0.2441之间,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施獭蛤种内北海和防城群体先聚为一体,再与湛江群体聚类;种间越南大獭蛤群体与防城施獭蛤群体,湛江施獭蛤群体与北海群体分别先聚在一起,最后再聚为一个整体。
   此外,本实验采集我国沿海不同地区的管角螺、大角螺和棘角螺样本,从这3种角螺10个群体中每个群体随机选取10-20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角螺属齿舌上有齿3列,每一横列齿舌均为3枚,对称排列,其齿式为1·1·1。角螺属这3种齿舌的种间差别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中间突起,而侧齿区别不大;种内不同群体间无明显差别,种间的差异略大于种内,其中管角螺与大角螺和棘角螺差异显著(P<0.05),大角螺与棘角螺的差异不明显,只是在北部湾大角螺和阳江棘角螺的侧齿第一突起/中央齿宽的比值差异极显著(P<0.01)。角螺属各群体间齿舌差别不大,与其生活习性较为一致有关。齿舌参数不适合作为管角螺不同地理群体的分类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