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研究
【6h】

广西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

2.1 关于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

2.1.1 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内涵

2.1.2 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重要性

2.1.3 外资扶贫项目农户参与后续管理的实践经验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参与式管理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广西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广西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现状

3.1.1 广西“十二五”期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基本情况

3.1.2 广西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基本情况

3.2 广西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模式

3.2.1 个体承包经营模式

3.2.2 行业协会管理模式

3.2.3 政府参与管理模式

3.2.4 村委负责管理模式

3.2.5 项目小组管理模式

3.3 广西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意识薄弱

3.3.2 缺乏管理经验且呈现老龄化现象明显

3.3.3 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知识

3.3.4 管理行为缺乏制度约束

3.3.5 严重依赖政府和社会扶持

第四章 广西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说明及理论假设

4.1.1 调查问卷

4.1.2 理论假设

4.2 变量的选取及特征

4.2.1 变量的选取

4.2.2 变量特征

4.3 模型选择

4.4 模型结果分析

4.4.1 个体特征

4.4.2 家庭特征

4.4.3 农户认知

4.4.4 制度及政策环境

4.5 结论

第五章 提高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

5.1 提高农户综合素质,重视项目后续管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2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广泛带动群众参与

5.3 提高农户的参与意识,鼓励农户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5.4 加大资金和劳动力支持,为后续管理提高物质和劳务保障

5.5 建立健全后续管护制度,明确相关利益者的权利和义务

5.6 创新管护机制,确保项目建设、使用和管理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转入巩固温饱成果阶段,部分地区的返贫现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凸显后续管理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扶贫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力、物力会随着项目完工而离开贫困地区,农户作为项目主要的受益主体和管理主体,是项目后续有效运营的关键因素。因此,农户参与后续管理的行为对于扶贫项目持续发挥其效益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随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如何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是开展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立足于农户视角,研究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参与式管理模式及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首先,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外资扶贫项目的实践经验说明农户在后续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广西农村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实地调研资料,将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模式概括为个体承包经营模式、行业协会管理模式、政府参与管理模式、村委负责管理模式、项目小组管理模式,并对农户参与后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次,通过调查问卷及集体访谈形式搜集广西18个贫困县605个有效样本,从农户自身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管理的主要因素。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职务、文化程度、参与项目建设规划、家中有无党员、对后续管理重要性认识、管理费用合理性、管护制度、政府的支持对于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非农工作经历对于其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具反向影响。因此,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建立和健全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制度、加强后续管理重要性认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是促进农户参与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