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种意愿及补偿标准测算研究——以广西为例
【6h】

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种意愿及补偿标准测算研究——以广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产品主产区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耕地补偿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

1.4.1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研究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主产区

2.1.2 主体功能区

2.1.3 耕地补偿标准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利益均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选择

3.1.2 研究区域概况

3.2 问卷内容与设计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内容

3.3 受访农户基本情况

3.3.1 农户性别与年龄构成

3.3.2 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结构

3.3.3 家庭年总收入情况

3.4 农户耕种意愿研究

3.4.1 农户耕种认知研究

3.4.2 农户耕种动机研究

3.4.3 农户耕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标准测算

4.1 理论依据

4.2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标准——CVM

4.2.1 CVM的介绍

4.2.2 模型介绍

4.2.3 农户耕地补偿支付意愿WTP调查结果

4.2.4 农户耕地补偿受偿意愿WTA调查结果

4.2.5 测算结果

4.3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标准—-CE

4.3.1 CE的介绍

4.3.2 模型介绍

4.3.3 模型测算结果

4.4 CVM与CE测算结果确定

4.4.1 与其他地区测算结果比较

4.4.2 测算结果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机制优化研究

5.1 加强农户对于农产品主产区的认知

5.2 充分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

5.3 强化耕地资源综合价值核算方法

5.4 合理确定耕地补偿标准额度

5.5 构建公平的区域耕地补偿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耕地作为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最赖以生存的载体,其数量和质量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在随之下降,我国的耕地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在此情况下,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构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中将限制开发区定义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旨在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生态保护功能。但对于农产品主产区耕地保护利用成效与制度安排的初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对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就如何更好地在农产品主产区对耕地保护利用成为了当前政府和学者着重研究的课题。
  目前,关于耕地补偿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而这些研究也多集中在对于耕地补偿制度的构建以及耕地补偿没取得预期成效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等,但从耕地补偿主体农户出发作为研究视角,对耕地补偿机制的核心标准额度的研究仍为鲜有。本文旨在对耕地补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的基础上,从耕地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的属性出发,揭示农户真实耕种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测算耕地补偿标准。
  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主要是耕地补偿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以上两章节作为论文的前言部分,为后续研究做出铺垫。第三章分析了农户的耕种认知、耕种动机及意愿,最终采用了Logisitic计量模型测算了农户的耕种意愿,最终得出影响农户耕种意愿的五个影响因子,分别为职业结构、个人及家庭收入的影响、耕地质量以及耕地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第四、五章分别利用CVM、CE方法对耕地补偿标准进行弹性区间测算,最终测算出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地补偿标准为7901.29-17155.34元/亩。第六章作为总结性章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本文结论,并且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