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桉树木材和毛竹竹材模板Fe/C复合材料对水中砷磷锑的动态吸附模型和机制研究
【6h】

桉树木材和毛竹竹材模板Fe/C复合材料对水中砷磷锑的动态吸附模型和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环境中As、P和Sb污染的危害及其去除方法

1.2 桉树和毛竹林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3 吸附作用的基本理论

1.3.1 吸附机理

1.3.2 吸附分类

1.3.3 动态吸附过程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桉树木材和毛竹竹材模板Fe/C复合材料(PMC-Fe/C)的制备与表征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SEM与EDS

2.2.2 XRD

2.2.3 FT-IR

2.2.4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

2.2.5 XPS

2.2.6 Zeta电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MC-Fe/C复合材料对水中As(Ⅴ)的动态吸附-解吸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MC-Fe/C-E对水中As(Ⅴ)的动态吸附-解吸

3.2.2 PMC-Fe/C-B对水中As(Ⅴ)的动态吸附-解吸

3.2.3 PMC-Fe/C对水中As(Ⅴ)的吸附容量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MC-Fe/C复合材料对水中P(Ⅴ)的动态吸附-解吸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MC-Fe/C-E对水中Pm的动态吸附-解吸

4.2.2 PMC-Fe/C-B对水中P(Ⅴ)的动态吸附-解吸

4.2.3 PMC-Fe/C对水中P(Ⅴ)的吸附容量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MC-Fe/C复合材料对水中Sb(Ⅲ)的动态吸附-解吸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FMC-Fe/C-E对水中Sb(Ⅲ)的动态吸附-解吸

5.2.2 PMC-Fe/C-B对水中Sb(Ⅲ)的动态吸附-解吸

5.2.3 PMC-Fe/C-B对水中Sb(Ⅲ)的吸附容量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MC-Fe/C-B对糖蜜酒精废水中As(Ⅴ)、P(Ⅴ)和Sb(Ⅲ)的动态吸附-解吸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PMC-Fe/C-B对糖蜜废水中As(Ⅴ的动态吸附-解吸

6.2.2 PMC-Fe/C-B对糖蜜废水中P(Ⅴ)的动态吸附-解吸

6.2.3 PMC-Fe/C-B对糖蜜废水中Sb(Ⅲ的动态吸附-解吸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PMC-Fe/C对水中As(Ⅴ)、P(Ⅴ)和Sb(Ⅲ)的吸附机理研究

7.1.1 SEM-EDS

7.1.2 XRD

7.1.3 FT-IR

7.1.4 XPS

7.2 动态吸附过程的反应迁移模型构建和模拟计算

7.2.1 动态吸附过程的反应迁移(ReactiⅤe Transport)模型构建

7.2.2 PHREEQC模拟计算输入文件(Input files)

7.2.3 PHREEQC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砷、磷和锑是位于元素周期表15(VA)族的元素,化学性质较为接近,也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近年来,含砷、磷和锑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吸附法以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吸附技术所面临的困难之一是开发高效、廉价和可以装柱(床)实际应用的吸附剂。广西是速生林桉树和毛竹种植及利用的大省之一,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水污染控制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是关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桉树和毛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为植物模板,通过改性工艺制备具有桉树木材和毛竹竹材多空显微结构的PMC-Fe/C-E(B)(Porous Modified Composite ofα-Fe2O3/Fe3O4/C by Eucalyptus(Bamboo)Template),并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和实际糖蜜酒精废水中As(Ⅴ)、P(Ⅴ)和Sb(Ⅲ)的动态吸附、解吸性能和影响因素,用Thomas模型、Yoon-Nelson模型、Adams-Bohart模型、BDST模型、Wolborska模型拟合计算出吸附反应过程的关键参数。同时,利用基于PHREEQC的电荷分布多位络合模型(Charge Distribution Multisite Complexation Model,CD-MUSIC)对PMC-Fe/C复合材料的表面特性及吸附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PMC-Fe/C复合材料对As(Ⅴ)、P(Ⅴ)和Sb(Ⅲ)吸附的表面络合物形态、表面络合常数,并预测各络合物形态随pH改变时的变化趋势,结合吸附前后材料的表征,进行吸附过程推断和吸附机制分析,为吸附材料在水污染控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SEM-EDS、XRD、XPS、FT-IR、BET等分析结果表明,两种PMC-Fe/C复合材料均精确保留了原有植物模板的分级多孔结构,PMC-Fe/C-E和PMC-Fe/C-B块状材料的孔隙率分别为43.95%和69.51%,不同粒径下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73.1516m2/g~121.6829m2/g和138.17m2/g~186.66m2/g,孔容分别为0.039916cm3/g~0.056035cm3/g和0.07487cm3/g~0.11938cm3/g,中孔孔隙分别占79.4~86.1%和74~81.3%,平均含Fe量分别为23.65%和67.05%,pHPZC分别为3.3和3.2,氧化铁的晶型均为α-Fe2O3和Fe3O4。
  PMC-Fe/C可以高效地吸附去除废水中的As(Ⅴ)、P(Ⅴ)和Sb(Ⅲ),PMC-Fe/C-B的吸附性能优于PMC-Fe/C-E。增加PMC-Fe/C投加量(吸附柱层高)和减小吸附剂的粒径,可以有效地延长吸附柱的穿透和衰竭时间。增加进水浓度和流速会加速柱的衰竭,偏酸条件(pH2~4)有利于As(Ⅴ)、P(Ⅴ)的吸附。在进水As(Ⅴ)、P(Ⅴ)和Sb(Ⅲ)的浓度分别为20mg/L、10mg/L和20mg/L,pH分别为3(As和P)和8(Sb),进水流速为5.136mL/min,吸附剂粒径<100目和吸附温度为35℃,以及投加量分别为2.0g(PMC-Fe/C-E)和0.5g(PMC-Fe/C-B)的优化实验条件下,PMC-Fe/C-E和PMC-Fe/C-B吸附As(Ⅴ)的穿透时间分别为110min(257BV),50min(184BV),qe,exp分别为14.99mg/g和21.00mg/g,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As(Ⅴ)的动态吸附实验数据(R2>0.9);PMC-Fe/C-E和PMC-Fe/C-B吸附P(Ⅴ)的穿透时间分别为68min(159BV)和21min(77BV),qe,exp分别为7.74mg/g和12.36mg/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homas模型、Yoon-Nelson模型和Clark模型能较好地拟合P(Ⅴ)动态吸附实验数据(R2>0.9)。PMC-Fe/C-E和PMC-Fe/C-B吸附Sb(Ⅲ)的穿透时间分别为178min(415BV)和36min(132BV),qe,exp分别为18.47mg/g和19.28mg/g。Thomas模型、Yoon-Nelson模型和Clark模型能较好地拟合Sb(Ⅲ)的动态吸附实验数据(R2>0.9)。Adams-Bohart模型和Wolborska模型只适合于描述穿透曲线的初始部分。
  PMC-Fe/C-B可以高效去除实际糖蜜酒精废水中的As(Ⅴ)、P(Ⅴ)和Sb(Ⅲ)。在进水流速为5.136mL/min,pH为3.0,吸附剂投加量为1.0g,粒径<100目,吸附温度为35℃,进水As(Ⅴ)、P(Ⅴ)和Sb(Ⅲ)浓度分别为11.22μg/L、2.4mg/L和25.13μg/L的优化条件下,qe,exp分别为37.97μg/g、6.98mg/g和37.46μg/g,达到穿透时出水分别为1247BV、880BV和1834BV。Adams-Bohart模型、Wolborska模型和Clark模型适用于描述糖蜜酒精废水中As(Ⅴ)的吸附过程;Thomas模型、Yoon-Nelson模型和Clark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描述糖蜜酒精废水中P(Ⅴ)吸附过程;Adams-Bohart模型和Wolborska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糖蜜酒精废水中Sb(Ⅲ)的吸附过程。
  吸附As(Ⅴ)、P(Ⅴ)和Sb(Ⅲ)后的PMC-Fe/C复合材料SEM-EDS、FT-IR、XRD和XPS分析结果表明,As(Ⅴ)和Sb(Ⅲ)主要吸附在PMC-Fe/C表面丰富的纹孔和微孔上,P(Ⅴ)主要以成团的磷化合物沉积在PMC-Fe/C的纤维壁上。PMC-Fe/C表面的含Fe、O、C官能团是吸附的主要活性位点,且在吸附过程中材料表面有酸碱离解行为。吸附As(Ⅴ)、P(Ⅴ)和Sb(Ⅲ)后,PMC-Fe/C-E表面的氧化铁晶型未发生改变,主峰强度降低,推断部分Fe(Ⅱ)或Fe(Ⅲ)与溶液中的As(Ⅴ)、P(Ⅴ)和Sb(Ⅲ)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或表面络合反应,造成铁组分的流失;吸附As(Ⅴ)、P(Ⅴ)和Sb(Ⅲ)后,PMC-Fe/C-B的氧化铁晶型发生了改变,表明吸附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Fe(Ⅱ)被氧化为Fe(Ⅲ)。PMC-Fe/C-E吸附As(Ⅴ)后,Fe和O作为电子受体,起到了Lewis酸的作用,As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MC-Fe/C-B吸附As(Ⅴ)后,O和Fe的化学态没有发生改变。PMC-Fe/C-E吸附P(Ⅴ)后,O作为一个电子受体,起到了Lewis酸的作用,Fe没有参与化学反应,PMC-Fe/C-E对P(Ⅴ)的吸附有可能是HPO42-与OH-发生离子交换反应。PMC-Fe/C-B吸附PⅣ)后O原子对外提供电子,作为一个电子供体,起到了Lewis碱的作用,Fe没有参与化学反应。PMC-Fe/C吸附Sb(Ⅲ)后,Sb以Sb2O5的形式存在,吸附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b、O提供电子,Fe接受电子,Fe和Sb、O分别起了Lewis酸和Lewis碱的作用。
  CD-MUSIC模型模拟计算出PMC-Fe/C-E和PMC-Fe/C-B的表面活性位密度分别为0.8site/nm2和2.5site/nm2,PMC-Fe/C复合材料吸附As(Ⅴ)时,材料表面的络合形态主要有≡FeOAsO2OH、≡Fe2O2AsOOH和≡Fe2O2AsO2,并在比较广的pH范围内以≡FeOAsO2OH占优势;吸附P(Ⅴ)时,材料表面的络合形态主要有≡FeOPO3、≡Fe2O2POOH、≡Fe2O2PO2,pH<6时Fe2O2POOH占优势,在pH为6~13时≡FeOPO3占优势;吸附Sb(Ⅲ)时,材料表面的络合形态主要有≡FeOSbOOH、≡FeOSb(OH)2,并且在pH<5时≡FeOSbOOH占优势,在pH>5时≡FeOSb(OH)2占优势。耦合PMC-Fe/C吸附As(Ⅴ)和P(Ⅴ)的CD-MUSIC表面络合模型与As(Ⅴ)和P(Ⅴ)在水溶液的迁移扩散模型(TRANSPORT),可以很好地模拟柱状动态吸附的反应迁移过程和穿透曲线。
  经对比,PMC-Fe/C复合材料的吸附容量高于大部分文献中的同类吸附剂,同时,利用NaOH可以将吸附的As(Ⅴ)、P(Ⅴ)和Sb(Ⅲ)有效解吸下来,再生效率均较高,说明吸附剂可以反复应用,显示出了优越的工程应用潜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