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犬半舌同种异体移植的初步研究
【6h】

犬半舌同种异体移植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半舌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第二部分半舌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征观察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个人简介

综述口腔颌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进展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课题采用Beagle犬进行半舌同种异体移植,探讨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征和规律,建立观察指标和分级标准。同时,在实验动物长期存活的基础上,初步探讨移植舌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为今后深入研究各种功能恢复情况及进行全舌移植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及目的: 1.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Beagle犬半舌异体移植模型,探讨舌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行性,同时为移植后功能变化研究创造条件。 2.观察急性排斥反应的肉眼、HE及免疫组化特征,探讨其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急性排斥反应观察指标和分级标准,以便用于指导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研究材料和方法: 1.半舌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8只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Beagle犬,体重10kg左右。选择头面部大小及体重相近、性别匹配的犬分别作为供受体,配成四对。供受体均采用全麻,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手术。颈部切口找到颈外动静脉、舌动静脉、舌神经及舌下神经,向上分离至入舌处。再经口内切取右侧半舌。第二组人员同时准备相同的手术,取下后交换犬的右侧半舌,分别缝合于缺损处。然后进行血管神经吻合,最后缝合颈部伤口,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配对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用免疫抑制剂(对照组,a组),另一组使用免疫抑制剂(实验组,b组)。术后观察移植半舌的大体情况,生存状况,对存活3个月动物的舌下神经进行电生理检测。 2.半舌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征观察利用第一部分建立的动物模型,a组动物进行排斥反应的观察,术后每天数次观察移植半舌的颜色、温度、质地及活动情况。分别于术后1、3、5、7天选取活检标本,HE染色观察。建立排斥反应大体和光镜的观察指标和分级标准,确立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b组动物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活检标本,观察是否发生排斥反应。 利用上述活检所得标本,10%福尔马林浸泡后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观察GrB(GranzymeB)在移植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另一份标本液氮迅速冻存,RT-PCR检测PFP(Perforin)/GrB的表达情况。观察PFP/GrB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研究结果: 1.半舌同种异体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a组动物均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b组动物中,Ⅰb号动物在术后11天出现不可逆转的排斥反应,移植半舌最终发生排斥;Ⅱb号动物术后7天发生可以逆转的排斥反应,术后31天因颈部感染而死亡;Ⅲb动物术后6天因感染控制不佳而死亡;Ⅳb号动物术后4天出现可逆转的排斥反应,而后情况稳定,术后第100天进行舌下神经电生理实验,发现神经传导功能部分恢复。 2.半舌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征观察a组动物术后均发生了排斥反应,大体观察平均7.5天发生完全的排斥反应,镜下观察平均6天发生完全的排斥反应。按分级标准镜下观察平均2.75天发生Ⅰ级排斥反应,4.25天发生Ⅱ级排斥反应。b组动物中,有3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2只经加大环孢素和强的松剂量恢复了正常,另1只恢复不佳移植物最终排斥。 由a组动物可知,GrB可以在排斥反应中表达,而且,在大体观察未发现排斥反应时即可见到其表达,HE病理观察分级为Ⅰ、Ⅱ、Ⅲ的标本中有GrB蛋白及PFP/GrB基因表达,但在Ⅳ级时则未见表达。 研究结论: 1.采用非同胞Beagle犬进行半舌同种异体移植是可行的。先使用CSA大剂量冲击再小剂量维持,可以获得较好的抗排斥作用。针对早期的急性排斥反应,及时处理可以恢复正常。 2.参照皮肤及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分级标准,结合本实验大体及病理观察,建立了舌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指标和分级标准,可以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估计。 3.在排斥反应的早期,PFP/GrBcDNA表达程度与急性排斥反应分级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发现舌移植排斥的一个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