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D大鼠舌背味蕾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6h】

SD大鼠舌背味蕾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1部分BrdU标记SD大鼠舌背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舌背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共培养及CK-8表达的检测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资料

综述 味觉传导机制研究现状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拟进行以下实验:利用BrdU标记舌背上皮细胞,研究其在舌背粘膜及味蕾的动态分布,揭示味蕾细胞迁移特点及味蕾外周上皮在味蕾细胞更新中的作用,为味蕾细胞分化研究奠定基础。建立舌背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舌背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共培养,期望舌背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建立连接关系,模拟体内神经支配情况,观察在此培养体系中两种细胞生长特性,并检测舌背上皮细胞CK8的表达情况,探讨舌背上皮细胞转分化形成味蕾细胞的可行性 第一部分:BrdU标记SD大鼠舌背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研究材料与方法:36只2周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28只);空白对照组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腹腔内注射BrdU(3mg/kg),分别于给药后2h、1d、3d、5d、8d、11d、14d过量注射戍巴比妥处死3只实验组及1只空白对照组动物;给药后8h,处死7只实验组及1只空白对照组动物。切取舌体前份1/3,浸泡入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小时以上,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BrdU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研究结果 2.1舌背黏膜的BrdU阳性细胞舌背粘膜都能发现BrdU阳性细胞,开始时位于上皮的基底细胞层,随时间推移,棘层、颗粒层、角化层上皮内逐渐出现BrdU阳性细胞。在给药1周后,上皮内BrdU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两周后,上皮基本上己检测不到阳性细胞,只在基底层内偶有散在的阳性细胞。 2.2味蕾内BrdU阳性细胞随时间推移,味蕾内BrdU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并从味蕾外周向中间迁移。 2.3味蕾与外周上皮的关系在给药8h后,味蕾外周上皮细胞(STBEC)的BrdU阳性率较味蕾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周边的味蕾细胞呈BrdU阳性者,其邻近的STBEC有较高的阳性率(75%),提示周边的味蕾细胞可能由STBEC增殖分化形成。 研究结论:味蕾由处于各种不同分化阶段的味蕾细胞组成;味蕾细胞可能来源于味蕾外周的舌背粘膜基底层细胞。 第二部分:舌背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共培养及CK8表达检测。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舌背上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断颈处死出生后1天的SD大鼠,70%乙醇浸泡3-5min,切取舌体及下颌。D-Hank's冲洗血迹,2.5g/L洗必泰浸泡5-8分钟,双倍浓度的双抗及两性霉素冲洗3-4次。置入盛有平衡液的三角烧杯内,于粘膜下注射胶原酶(1mg/ml),直至舌体发生肿胀,粘膜变白。37℃恒温水浴箱内,胶原酶(0.2mg/ml)消化1h。剥离舌背粘膜,刮除粘膜下层残留的上皮细胞并收集。制备细胞悬液并以浓度为1x105/ml接种于培养瓶,移入37℃、含5%CO2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天换液1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代细胞形态、生长和增殖情况。当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底70%时,进行细胞传代。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法对上皮细胞鉴定。 1.2神经元细胞的培养及鉴定断颈处死新生1天的SD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大脑皮质,置入Kreb's解剖液,解剖显微镜下剥除脑膜后剪成0.5mm3小块,平衡液洗涤3次,收集组织块,胰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并以浓度为2.5×105/ml接种于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底,移入37℃、含5%CO2培养箱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每隔2天换液1次。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 1.3舌背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共培养将制备好的神经元细胞悬液5x105/ml与上皮细胞悬液2x105/ml混均(V∶V为1∶1),接种于培养瓶接种于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瓶底,置于37℃、含5%CO2培养箱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每隔2天换液1次。 1.4舌背上皮细胞CK8表达检测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对共培养的上皮细胞CK8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研究结果: 2.1舌背上皮细胞的培养接种时,原代细胞形状大小不等,呈多样性,表现为多角状扁平细胞、体积较大的球形细胞和体积较小的球形细胞。大多数细胞在培养24小时后贴壁;在培养3天后,细胞增殖形成许多小而不规则的细胞克隆或集落,开始进入指数增殖阶段,形成细胞团块。随着时间推移,细胞团块周围结构疏松,间隙增大,细胞团块不断增大,融合、连接成片,排列成铺路石状,可传3-4代。 2.2神经元细胞的培养神经元细胞与上皮细胞共培养1天后,神经元细胞大部分贴壁,胞体饱满,多呈纺锤状,胞质透亮,胞体内伸出小突起,生长状态良好,部分神经元细胞聚集成簇。培养5天后,神经元细胞的胞体增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周围的突起充分伸展并延长,形成单级或多极突起,轴突间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培养10天后,大部分神经元细胞已裂解。 2.3舌背上皮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共培养共培养早期,其生长特性与单独培养相类似。培养5天后,上皮细胞增殖形成细胞群落,神经元细胞部分死亡。镜下可见上皮细胞中心或周围者存在神经元细胞。 2.4舌背上皮细胞CK8表达情况CK8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舌背上皮细胞呈CK8阴性表达。 研究结论: 3.1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基,可成功地培养出舌背上皮细胞。 3.2神经元细胞可以与舌背上皮细胞共培养。 3.3本实验条件下,舌背上皮细胞并没有转分化形成味蕾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