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对牙体牙髓组织的影响
【6h】

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对牙体牙髓组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牙髓组织学变化

2根分叉区牙体硬组织病理学变化

3iNOS的表达和分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牙髓中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效应

综述二 一氧化氮合酶在牙髓中的分布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课题拟通过建立成年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和咬合创伤动物模型,观察牙体牙髓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磨牙牙髓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改变,探讨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对牙体牙髓组织的影响及一氧化氮在牙髓炎症和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90只体重为275±25 g的Wistar雄性成年期大鼠,分为3天、1周、2周、3周、4周五个大组,每组18只,每个大组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咬合垂直距离升高组(iOVD)和咬合创伤组(OT)3个亚组。其中OVD升高组大鼠戴双侧上颌后牙平衡咬合板,OT组大鼠仅右侧戴创伤咬合板,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运用现代修复技术,包括精细印模技术和粘接技术完成OVD升高和OT咬合板的制作和粘接。自咬合板粘固起,每天称量大鼠体重,观察营养情况、咬合稳定性,检查咬合板有无松动、脱落等。 分别于实验3天、1周、2周、3周、4周后,大鼠腹腔注射5﹪水合氯醛深度麻醉,4﹪多聚甲醛行心脏灌注固定,取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区骨段作为石蜡切片标本,置于4﹪多聚甲醛中再浸泡固定48 h。标本用10﹪中性EDTA脱钙,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沿近远中方向纵行切片,片厚4μm,裱于玻片备用。选择结构完整切片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体牙髓组织病理改变。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抗选用兔抗鼠iNOS多克隆抗体(Santa Cruz),应用Axiocam HRC成像系统在光学显微镜(×400)下采集冠部牙髓数字化图像,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牙髓中iNOS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实验数据纳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作t检验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检验。 结果: 1.OVD升高组和OT组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牙髓组织均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变化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外渗、组织水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OVD升高组炎症程度轻于OT组,OT组创伤侧较对侧严重。 2.OT组创伤侧和OVD升高组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牙骨质病理变化表现为炎症.破坏.修复的过程。OT组左侧下颌第一磨牙3周组和4周组分别有2例和1例出现虫蚀状牙骨质吸收,余27例未发生破坏。 3.正常大鼠牙髓中iNOS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仅分布在成牙本质细胞及其突起中,呈浅棕色。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不同时间组iNOS在分布和表达强度上有不同程度的改变,iNOS阳性反应产物呈深棕色均质沉淀,在牙髓中主要分布于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胞浆内。 OT组创伤侧iNOS在2周时表达最强,OVD升高组和OT组左侧3周时表达最强。 4.咬合升高2周组与3天组、3周组与3天组牙髓中iNOS的表达强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创伤右侧2周组与3天组、3周组与3天组牙髓中iNOS的表达强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创伤组左侧3天、1周与3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创伤2周组iNOS在创伤侧牙髓中的表达较对侧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D升高各个时间组iNOS在左右牙髓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大鼠牙髓组织对适度升高的咬合垂直距离表现为适应性反应。 2.咬合创伤可诱发牙髓炎症,单侧咬合创伤可引起牙髓出现双侧炎症反应。 3.生理条件下iNOS在大鼠牙髓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咬合升高和咬合创伤牙髓中iNOS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 4.NO可能通过调节牙髓微循环、牙髓细胞分化和炎性细胞活性来参与牙髓的炎症和修复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