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4和IFN-γ在RE和BE活检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和内镜分级的关系
【6h】

IL-4和IFN-γ在RE和BE活检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和内镜分级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研究目的

第3章材料与方法

第4章结果

第5章讨论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检测IFN-γ和IL-4在RE及BE活检粘膜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从而了解Th1/Th2炎症与RE及BE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它们的发病机制。 2.RE与BE的病理特点和内镜下特点,并探讨其相关性。 3.IFN-γ和IL-4与病理及内镜下分级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0月经我科胃镜检查、病理确诊的RE患者30例、BE患者30例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无上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粘膜正常的食管下段粘膜30例为正常对照组。 2.研究方法 (1)记录RE组患者内镜下表现的特点和分级情况。(2)所有患者在食管远端病变最明显处或距齿状线上3-5cm处取活检组织2-3块,要求采取到基底膜以下的粘膜固有层,至少采取到并列3个乳头的整个粘膜层标本。(3)所有3组活检标本取得后立即予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并进行切片。(4)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FN-γ与IL-4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5)RE患者及BE患者另取部分标本HE染色并进行病理特征分析,主要了解上皮细胞病变、乳头及乳头内血管病变、炎症细胞浸润、上皮反应性过度增生性变化及RE的病理学分级情况。 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定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属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半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两组或多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 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Fisher exact test);等级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准为α=0.05。 结果: 1.IFN-γ、IL-4在三组标本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1.1 IFN-γ:RE组IHC评分为5.39±1.14,BE组IHC评分为5.94±1.79,正常对照组IHC评分为0.71±0.54,RE组和BE组的IHC评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E组和BE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IL-4:RE组IHC评分为1.28±1.05,BE组IHC评分为4.45±2.41,正常对照组IHC评分为0.80±0.60,BE组的IHC评分较正常对照组及RE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E组和正常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RE组及BE组IFN-Y的IHC评分和IL-4的IHC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2.RE组及BE组的病理特点 2.1病理组织特征RE组主要病理特征:食管粘膜有上皮细胞变性、核浓缩(80﹪),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80﹪),上皮细胞空泡变、气球样变(77﹪),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53﹪),粘膜基板断裂(53﹪),上皮内乳头伸长(50﹪),乳头内毛细血管增生(50﹪),上皮基底层增厚(50﹪)以及淋巴细胞(90﹪),浆细胞(67﹪),嗜酸性粒细胞(63﹪)和中性粒细胞(43﹪)在食管粘膜的浸润;BE组主要病理特征: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核浓缩(90﹪),上皮细胞空泡变、气球样变(87﹪),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87﹪)以及淋巴细胞(100﹪),浆细胞(63﹪),嗜酸性粒细胞(63﹪)和中性粒细胞(33﹪)在食管粘膜的浸润。两组均未发现上皮细胞极性消失及局灶性出血等改变。RE组发现有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病例7例而BE组则没有发现。其中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上皮内乳头伸长,乳头内毛细血管增生,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在BE组轻于R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改变在RE组和B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RE组与BE组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BE组患者食管粘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较RE组患者明显少且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 2.3 RE组与BE组食管粘膜炎症细胞浸润RE组与BE组食管粘膜上皮层及固有层均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其中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数目远远多于上皮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最多。RE组与BE组炎症细胞在固有层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RE的病理分级RE组共30例病例,病理分级:轻度有17例,占57﹪;中度12例,占40﹪;重度1例,占3﹪。 3.RE的内镜特点及内镜下分级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3.1 RE的内镜特点对本组30例RE患者内镜下观察,可以见到患者病灶大多位于食管下段(97﹪),多表现为齿状线模糊(60﹪)、粘膜充血肿胀(43﹪)、粘膜下出血斑(43﹪)、粘膜糜烂(40﹪)、少数有溃疡以及隆起病变。 3.2 RE的内镜下分级本组30例RE患者,镜下分级:Ⅰa级10例,占33.3﹪;Ⅰb级9例,占30﹪;Ⅱ级7例,占23.3﹪;Ⅲ级4例,占13.3﹪。 3.3。RE组内镜下分级与病理分级关系30例RE患者内镜分级与病理分级结果显示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r=0.513,P<0.004)。 3.4 RE的镜下分级与年龄的关系内镜下分级与年龄是呈显著正相关的(r=0.559,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内镜下分级严重程度也增加。Ⅱ级和Ⅲ级的年龄显著高于Ⅰa级和Ⅰb级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IFN-γ及IL-4与RE病理特点,内镜分级及病理分级的关系 4.1 RE组患者IFN-γ IHC评分与食管粘膜上皮内乳头伸长及上皮基底层增厚的关系有上皮内乳头伸长的标本IFN-γ IHC评分(5.87±0.18)高于没有上皮内乳头伸长者(4.81±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有上皮基底层增厚的标本IFN-γ IHC评分(6.01±1.01)高于没有上皮基底层增厚者(4.67±0.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 1)。 4.2 RE组患者病理分级与IFN-γ及IL-4IHC评分的关系RE组患者病理分级与IFN-γ IHC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3,P=0.006。患者的IHC评分随着RE患者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加重。RE组患者镜下分级与IL-41HC评分则无明显相关性(r=0.336,P=0.069)。 4.3 RE组患者镜下分级与IFN-γ IHC以及IL-4评分的关系RE组患者镜下分级与IFN-γ IHC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9,P=0.004。患者的IHC评分随着RE患者内镜下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加重。RE组患者镜下分级与IL-41HC评分则无明显相关性(r=0.330,P=0.075)。 结论: 1.RE患者IFN-γ表达增加,BE患者IFN-γ与IL-4表达均增加。Th1/Th2免疫反应可能在RE和BE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不同的作用,RE以Th1免疫反应为主,BE则Th1、Th2免疫反应均起到重要作用。 2.BE食管粘膜病理损伤较RE为轻。 3.IFN-γ与RE的病理分级和内镜下分级显著相关。 4.IFN—γ与食管上皮细胞增殖、食管粘膜内乳头伸长可能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