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和防治方法研究
【6h】

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和防治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方法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3结果与分析

2.4小结与讨论

第3章蟛蜞菊粗提物对稻纵卷叶螟拒食及毒杀作用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小结与讨论

第4章结论

第5章文献综述

5.1稻纵卷叶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5.2人工饲养稻纵卷叶螟的研究进展

5.3蟛蜞菊的研究和利用概况

5.4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广泛分布于热带到温带的具有长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蟛蜞菊(Wedelia chinensls Merr.)是对多数昆虫有生物活性的菊科草本植物。本文以稻纵卷叶螟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方法以及用蟛蜞菊茎叶花三部分粗提物防治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效果。 饲养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大于80﹪,光照条件大于14小时的条件下,参考Parasuraman基本成份的三种人工饲料饲养稻纵卷叶螟二龄幼虫只能完成二龄发育,少数幼虫存活到三龄或三龄以上;饲养二化螟(Chllosuppressalis Walker.)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只能完成三龄发育;而在饲养二化螟人工饲料的基本成分中分别添加玉米叶或水稻叶,饲养的稻纵卷叶螟二龄幼虫,能完成整个世代发育,存活率分别为26﹪和36﹪,接近新鲜水稻叶饲养,且蛹重和新鲜水稻叶饲养的幼虫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虫历期、化蛹率、羽化率方面不及对照。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蟛蜞菊茎叶花三部分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拒食作用表明,蟛蜞菊茎叶花三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并以花提取物的拒食活性最高,茎次之。24小时的处理结果表明:除二龄幼虫外,花提取物在80mg/ml浓度时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拒食活性达到了100﹪;茎提取物在80mg/ml浓度时对各龄幼虫的拒食率在80﹪左右;而叶提取物在相同的浓度下对各龄幼虫的拒食率都小于60﹪。 稻纵卷叶螟幼虫取食经蟛蜞菊提取物浸渍的水稻叶后,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各龄幼虫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体重下降,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后的体重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当取消处理后的24小时,幼虫生长发育抑制现象仍旧存在,各龄期幼虫体重与对照组仍存在显著差异。如茎提取物对二龄幼虫24小时的生长发育抑制接近100﹪,而叶和花提取物对幼虫24小时的生长发育抑制率大于100﹪;当二龄幼虫在取消处理后的24小时内,残留物对幼虫仍存在一定的抑制现象,最高抑制率达到了95﹪,最低有40﹪。蟛蜞菊三部位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都有胃毒作用,死亡的虫体呈现黑色,体壁失去弹性。稻纵卷叶螟幼虫用处理叶连续饲喂2天后,再换用新鲜水稻叶饲喂2天,各龄期的幼虫死亡率都明显高于未处理叶饲喂的幼虫死亡率,且随着处理天数的延长、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即使随后取消处理,幼虫死亡率仍继续升高。在浓度为160mg/ml的茎提取物处理下,二龄幼虫在处理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死亡率分别为13.3﹪、41.7﹪,而当处理取消后的48小时其死亡率上升到53.8﹪,且各死亡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约为对照幼虫死亡率的2倍、6倍和8倍。 由于蟛蜞菊的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和胃毒作用,有望将蟛蜞菊开发成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