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恶与欲的辩证书写——论李碧华对人性丑恶的故事今判
【6h】

恶与欲的辩证书写——论李碧华对人性丑恶的故事今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定廓:浮世恶相的轮廓呈现

第一节 中外人性观的性恶共识-利己原则

第二节 利己原则的文本体现

第二章 着色:“恶”与欲望的泼墨

第一节 欲望与恶行的辩证书写

第二节 宿命的根源——欲望的膨胀与挤压

第三章 罩染:恶魔性因素的闪现

第一节 时空构筑与恶魔性的激化

第二节 价值的错乱与迷失;女性恶魔性的生成

结语 现代性的自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香港多元文化背景下声名鹊起的李碧华,是中国通俗文学界不可小觑的一朵奇葩。她的小说创作虽脱不开“痴男怨女”的情爱本色,却以风格特异、色调奇致见长,笔下的情爱充满激越、离奇、诡异、凄艳,且到了极致。李碧华称自己的小说“夸张、虚构、捏造、渲染、无中生有、唯恐天下不乱”,她所构筑的小说世界视角新颖、情节离奇、想象丰富,好托古讽今、好怪力乱神、好渲染悬念,细读小说文本,仍不难体会奇幻外衣下李碧华对现实的讽刺和人性的失望。总归来说,以带有“香港意识”的解构视角对社会现实极尽嘲讽,对人性本质冷眼洞察,及于对浮生恶相的迷恋书写,始终成为李氏小说文本中的共性。
   李碧华的小说如“一纸浮世绘,尽显众生恶相”,我将尝试从三个层面分析李碧华小说文本中的性恶基调:第一章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从李氏作品的解读分析中来论证其展现人性恶的创作倾向,第二章把镜头拉近文字,从文本里对“人性恶”与欲望的泼墨书写中提炼作者的人性观,第三章将视角调至微距,通过对小说中人性畸变与恶魔化行为的解构,分析作者创作观中的性恶意识。三个层面共同论证李碧华对人性丑恶“止于揭露”的创作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