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型快件分拣中心排班模型研究
【6h】

中小型快件分拣中心排班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1.3 研究方法和流程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快递产业回顾

2.2 快递行业相关研究

2.3 人员排班相关研究

2.4 工业工程学相关研究

2.5 弹性排班相关研究

2.6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模型架构

3.1 地面快件中心的规划架构

3.2 模型假设

3.3 数学模型设定

3.4 模型架构总结

第4章 实例测试

4.1 资料分析

4.2 模型发展

4.3 结果分析

第5章 敏感性及对比分析

5.1 值勤班次数敏感性分析

5.2 人员需求变化敏感性分析

5.3 快件数量变化敏感性分析

5.4 不同工作制度对比分析

5.5 服务水平一航班上载率敏感性分析

5.6 敏感性及对比分析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快递行业在中国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成本控制的阶段。过往针对快递行业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是针对空运中心,因为其涉及的成本非常大而针对地面分拣中心的优化研究非常少。地面分拣中心分为内外勤两个工作类型,本文针对的是内勤排班优化。在当前内勤排班的实际工作中,服务中心前线人员一般是先根据过往的人员与快件数量的关系来确定今年的人员,然后根据预测的快件数量凭经验进行人员排班安排,并没有与服务水平有量化的联系。另外对于随机快件数量对成本,服务水平的影响也没有做出很好的预估。如果外部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就会难以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
   本文所采用的流程是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处理的快件的数量(随机),然后分别测定员工的标准工作时间,确认航班的离开时间和服务承诺,最后再根据弹性上班时间7种工作形态、开始时间、上班时间长短和每个时点每个人员的成本这几个参数来确定各时点的最佳的人员供给。
   本文开发了3个模型。其中前两个模型是使用传统的先确定人员需求,再确定人员供给的方法;第三个模型是结合前两个模型,直接从快件数量,服务水平,弹性排班得出供给,省去传统模型中先确定需求再确定供给带来的损耗。与传统有所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的随机快件数量的方法、引入了服务水平的概念和采用了更节省的弹性上班时间进行研究。传统上使用的8小时工作制和确定性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会造成不理想的供给结果,本文采用4-10小时的弹性工作制,并对人员要处理的快件数量进行有限度的随机假设,对服务水平进行了限定,再根据快件操作人员供给特性,建立合适的求解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