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超市为核心构建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研究
【6h】

以超市为核心构建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供应链相关理论与超市食品安全问题

2.1 供应链相关理论

2.2 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

2.3 食品安全对超市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挑战

3 以超市为核心构建可追溯体系的理论依据

3.1 可追溯体系的概念与功能

3.2 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关键要素

3.3 以超市为核心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可行性

4 超市构建可追溯体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问卷设计

4.3 样本选取

4.4 数据收集

5 超市构建可追溯体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

5.1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

5.2 实证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6 对策建议

6.1 政府应完善保障扶植职能

6.2 超市应加强核心主导地位

6.3 其它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尤其随着近几年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对公众和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各界人士更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可追溯体系作为一种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推广实施。加入WTO以来,我国也十分重视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引进和建立,政府制定了多项推进政策,并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可追溯试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是可追溯体系构建的主要推动者。但可追溯体系的构建归根结底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行为,最终要依靠市场机制而存在。所以,政府更多的作用是监管和辅助,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应该以强势的企业为主导,带动整个供应链上规范化、组织化的可追溯体系的构建。而超市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其在供应链上的绝对强势地位,其具备种种优势,当之无愧成为构建可追溯体系的核心企业。
  本文就是基于以上背景和原因,从超市角度出发,对以其为核心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可行性、建立意愿、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引言部分对本文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进行系统说明,并对国内外有关农产品供应链和可追溯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评述。第二章是对供应链相关理论与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研究的论述。第三章是对超市建立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理论依据分析。包括可追溯体系的概念、功能、关键要素以及可行性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超市构建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实证分析,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超市构建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针对研究结果对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管理者对生鲜农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对生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与超市建立可追溯体系成正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对生鲜农产品安全越重视、对可追溯体系越了解,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意愿越强。
  (2)超市建立可追溯体系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3)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可追溯农产品买单对超市行为有重要影响。对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支付意愿预期越高,超市建立意愿越强。
  (4)对各主体协调难度的预期与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呈负相关。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研究角度创新。企业是可追溯体系建立的主体之一,可以往关于可追溯体系构建的文献中对于企业的研究仅限于食品生产或加工企业,而忽视了零售商的作用。本文将超市引入这里所说的企业范畴,在某种程度上与食品生产或加工企业本质是一样的。弥补了可追溯体系研究中缺少超市这一主体的缺陷。
  第二,研究内容创新。本文从超市角度出发,不是只针对某个环节来写,而是结合整个供应链,分析超市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可行性与意愿影响因素。所以超市的生鲜农产品安全与供应链相结合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