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相位对比血管成像技术无创地测量脑血流量的研究
【6h】

磁共振相位对比血管成像技术无创地测量脑血流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速度编码在磁共振相位对比血管成像中对测量脑血流量准确性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仪器

3. 扫描方法、序列和参数

4. 图像后处理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混淆现象(Aliasing)

2. 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3.出脑血流量/如脑血流量比值

讨论

1. 速度编码(Venc)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2. 出脑/入脑血流量比值对选择合理Venc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章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首选测量脑血流量的方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

3. 主要仪器

4. 扫描方法、序列和参数

5. 图像后处理方法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3D TOF MRA技术

2. 2D PCMRA技术

3. 数据分析结果

讨论

1. ECA解剖变异

2. 3D TOF MRA定位技术

3. PC MRA技术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小结与展望

应用相位对比MRA定量测定脑血流量:基础与应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磁共振相位对比血管成像(PC MRA)技术无创地测量血流量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缺乏标准的扫描方案和参数,其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理论上,颈总动脉的血流量等于同侧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血流量之和(内标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选择合理的速度编码,建立适合于测量脑血流量的PC MRA扫描方案,并运用该内标准评价PC MRA测量脑血流量的准确性。
  方法:
  本研究分为2部分。第1部分是为准确测量脑血流量选择合理的速度编码(Venc):运用GE1.5-T磁共振的2D cine PC序列对10位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扫描参数如下:TR40ms、TE6.6ms、反转角200、层厚4mm、矩阵256×256、视野140mm。每一心动周期采集40帧图像。速度编码范围为30至90cm/s,间隔10cm/s的7次同层扫描。扫描层面设定在第2、3颈椎间隙并垂直于感兴趣血管。所采集的数据经GE工作站(4.0)的CV Flow软件进行分析。最后获得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和颈内静脉的血流量、最高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第2部分,根据第1部分的结果,以3D TOF MRA为定位像,2D PC MRA测量10位健康志愿者的20组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的血流量。比较每一组CCA血流量与同侧ICA及ECA血流量之和,运用两者之差来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
  结果:
  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的混淆现象随速度编码的增大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当速度编码为90cm/sec,入脑的动脉血流量与出脑的静脉血流量几乎相等。当速度编码为60~80cm/sec,出脑静脉血量与入脑动脉血量的比值则稳定在0.78~0.83之间;运用3D TOF MRA定位技术可提高2D PCMRA测量脑血流量的准确性。通过2种序列的结合运用,CCA与其分枝的血流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168);CCA的血流量与同侧ICA及ECA之和显著相关(R2=0.729, P=0.000),也与同侧ICA血流量相关(R2=0.6623, P=0.002)。CCA与同侧 ICA+ECA血流量误差为6.95±5.95%(±SD)。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来自于 ECA及其分枝。
  结论:
  应用3D TOF MRA定位技术,采用适当的速度编码,2D PC MRA可以更准确地测量颈动脉系统的血流量。因此,通过运用合理的扫描参数及方案,2D PCMRA是首选用来无创地测量脑血流量的方法。为避免混淆现象的发生,建议速度编码设定为60~80cm/sec较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