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尿酸激活AMPK信号抑制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
【6h】

高尿酸激活AMPK信号抑制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主要试剂

2.3 细胞株

2.4 实验相关试剂及配制

2.5 实验器械的处理

2.6 实验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高尿酸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

3.2 高尿酸通过OAT通道进入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

3.3 高尿酸通过增加胰岛β细胞中ROS水平,激活AMPK信号途径抑制胰岛素分泌

3.4 ERK抑制剂增强高尿酸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3.5AKT抑制剂不影响高尿酸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第四章 讨论

4.1 高浓度尿酸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

4.2 高浓度尿酸增加大鼠胰岛β细胞的氧化压力

4.3 高浓度尿酸通过激活AMPK,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泌

4.4 高尿酸通过细胞膜上的OAT通道进入大鼠胰岛β细胞

4.5 ERK及AKT信号途径在高尿酸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的作用

4.6 展望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高尿酸血症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生理基础,同时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中,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相关,而且和高血压,心脏功能损害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同时和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等也存在关联。现已有报道,高尿酸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高尿酸可以通过激活AMPK和ERK信号途径抑制胰岛β细胞的增殖,但是高尿酸是否也通过这些途径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
  研究高尿酸调节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分子机制,阐明高尿酸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分子信号途径,为高尿酸血症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提供可能的理论。
  方法:
  1.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接种于24孔板,正常培养(RPMI1640,10%FBS)48h后,用不同浓度(0、5、10、15mg/dl)尿酸作用细胞90min,取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浓度。
  2.细胞接种于24孔板,正常培养48h后,不同浓度丙磺舒(1、2、4mM/L)预处理60min,尿酸作用90min,取细胞上清,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浓度。
  3.细胞接种于6孔板,待融合度到50-60%时候开始加药,NAC(1mM)预处理12h丙磺舒(2mM)预处理1h,尿酸作用90min,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水平。细胞接种于24孔板,正常培养48h后,不同浓度(200uM、1mM、10mM)NAC预处理12h,尿酸作用90min,取细胞上清,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浓度。
  4.细胞接种于24孔板,正常培养48h后,不同浓度(2、5、10uM)Compoud C预处理8h,尿酸作用90min,取细胞上清,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浓度。细胞接种6cm细胞皿,正常培养48h,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尿酸及AMPK抑制剂对胰岛β细胞AMPK磷酸化的影响。
  5.细胞接种于24孔板,正常培养48h后,PD98059(20uM)预处理1h,尿酸作用90min,取细胞上清,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浓度。
  6.细胞接种于24孔板,正常培养48h后,用不同浓度(10uM、20uM、40uM)AKT抑制剂试剂预处理2h,尿酸作用90min,取细胞上清,ELISA方法测定胰岛素浓度。
  结果:
  1.高尿酸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
  2.高尿酸通过OAT通道进入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
  3.高尿酸诱导胰岛β细胞氧化压力、激活AMPK信号途径、抑制胰岛素分泌。
  4. ERK抑制剂增强高尿酸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5. AKT抑制剂不影响高尿酸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结论:
  高尿酸通过OAT通道进入大鼠胰岛β细胞,增加细胞的氧化压力,激活AMPK信号,抑制胰岛素分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