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裂的人性建构,试论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第三方立场
【6h】

分裂的人性建构,试论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第三方立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研究现状及综述

第一章 “立人”大时代与人性的第三方立场

第一节 “人”的重铸——“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三方立场,显示完备的意义

第三节 去“文化”思维的蒙昧人性形态

第二章 新文化缺课者的审美意外

第一节 从湘西走向中心,大潮已过

第二节 苦熬城市,沈从文眼中的“城乡二元世界”

第三节 对“新文化”的误解——寻找“湘西”的原因

第四节 传统性批判,一种审美的意外

第三章 何以为“人”——沈从文人性立场的可能性

第一节 复古传统、现代性批判、动物性?沈从文人性立场三种误读

第二节 人作为逻辑起点

第三节 如此纯粹,经验与想象建构人性

第四章 分裂,自由人想象与审美的互搏

第一节 原始契约社会,一种乌托邦的形式

第二节 神人以和,希腊神话的限制性仿写

第三节 自由人的想象,以审美约束为代价

第四节 互搏与分裂,想象之瓶在内部破碎

第五章 内生性危机,资源耗尽的创作悲凉

第一节 制作“人”,想象的宏大野望与粗浅单薄的设计

第二节 解读悲剧,思想资源被被透尽的苍白

第三节 逼入“边城”,续写无方、深挖无“粮”

第四节 浮华梦呓,独身对抗体制的最后“疯狂”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沈从文长达二十多年的小说创作生涯,贯穿着中国现代历史几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中包括了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从1949年开始,沈从文放下笔,几乎不再进行任何小说写作,其历史境遇既反映出时代大环境下知识分子普遍遭受的言说困境,同时,却也暗藏了一条沈从文自我创作演变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裂缝,以及难以为继的囧途。沈从文的小说背后,显示出他对人性建构的一种独立的第三方立场,这种人性立场呼应了他的美学观,成为其小说的核心支撑。但他的小说创作后期的危机,也恰恰发生在人性建构与审美的内在分裂性上,形成了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从而让沈从文在人生壮年断腕罢笔有了创作实践层面上的一种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