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归补血汤抗血虚组分配伍的探讨
【6h】

当归补血汤抗血虚组分配伍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当归补血汤水煎液组分含量的测定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实验小结

第三章 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1实验材料

3.2实验方法

3.3实验结果

3.4实验小结

第四章 当归补血汤水煎液和组分配伍抗血虚药效的探讨

4.1实验材料

4.2实验方法

4.3实验结果

4.4实验小结

第五章 当归补血汤水煎液和组分配伍对血虚小鼠EPO含量影响

5.1实验材料

5.2实验方法

5.3实验结果

5.4 实验小结

第六章 实验讨论

6.1 当归补血汤水煎液中抗血虚有效组分的选择

6.2 当归补血汤水煎液中有效组分含量的测定

6.3 粗多糖提取及含量检测

6.4 当归补血汤水煎液和组分配伍抗血虚药效的探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综述: 中药药对组分配伍研究的探讨

个人简历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归补血汤(Angelicae blood-supplementing decoction, ABSD)为经典的补气生血名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中仅由黄芪和当归两味中药组成,且黄芪用量多于当归,5:1的芪归比沿用至今,对气弱血虚证疗效最显著。近年来,尽管 ABSD的经典比例和配伍增效作用都得到了药效学的证实,但其益气补血的有效物质基础及其具体的机制仍缺乏深入阐明。本研究基于已初步明确黄芪和当归的物质成分基础上,从中选择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补血相关生物活性的有机成分进行组分配伍。通过血虚小鼠模型,比较ABSD和组分配伍( Ingredient compatibility, IC)抗血虚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两者抗血虚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筛选ABSD的有效主成分和辅成分及优化配伍,探讨其作用靶点,从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黄芪-当归药对的配伍增效作用机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掌握ABSD药对临床使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也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中药复方的特点和内涵。
  目的:
  对比ABSD全药配伍与其组分配伍抗血虚作用的大小,探讨ABSD抗血虚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其发挥作用的本质。
  方法:
  1.在文献查阅和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当归多糖、黄芪多糖、黄芪甲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为抗血虚的主要药理活性组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ABSD水煎液(黄芪:当归=5:1)中黄芪甲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为IC研究提供具体的数值依据。
  2.水提醇沉法提取ABSD粗多糖(包含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按照黄芪:当归为5:1的比例分别单独提取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对所提粗多糖称重,分别计算粗多糖的平均收率;分析芪归比为5:1时所得黄芪粗多糖及当归粗多糖重量比值;苯酚-浓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多糖的百分含量。
  3.用化学联合损伤法即皮下注射乙酰苯肼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血虚模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血虚模型、ABSD水煎液和IC高、中、低剂量给药组(IC包含黄芪多糖、当归多糖、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5个组分),共8组。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和血小板(Platelet, PLT)的变化。
  4.小鼠采血后立即将其解剖取其心、肝、脾、肾脏和胸腺进行称重,分析各组小鼠脏器重量差异;计算小鼠的脾脏指数(Spleen index, SI)和胸腺指数(Thymus index, TI)即脏器重量与每10克小鼠体重的比值(mg/10g)。
  5.取小鼠脾脏和胸腺,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结构变化。
  6.取小鼠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含量。
  结果:
  1. HPLC法测得3批ABSD水煎液供试样品(黄芪:当归=5:1)中黄芪甲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31 mg/g、0.0442 mg/g、0.022 mg/ g和0.0074 mg/g。
  2.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粗多糖肉眼观察为白色疏松形态;计算得ABSD粗多糖、黄芪粗多糖和当归粗多糖的平均收率分别为4.94%、3.95%和9.40%;黄芪粗多糖与当归粗多糖的重量比为2:1;苯酚-浓硫酸法测得ABSD粗多糖、黄芪粗多糖和当归粗多糖中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0.78%、73.02%和72.40%。
  3.实验结果表明ABSD水煎液与IC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升高血虚模型小鼠外周血RBC、HGB、HCT和WBC值,降低PLT值。药效变化率(%)结果显示,IC组对血虚小鼠的疗效与ABSD水煎液组相似。
  4.与模型组比,ABSD水煎液与 IC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虚小鼠的SI,且IC低剂量组可明显降低SI(P<0.05);与模型组比,三个剂量ABSD水煎液及IC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升高血虚小鼠的TI,但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镜下观察发现,三个剂量ABSD水煎液与IC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促进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组织结构的恢复。
  6.与模型组比,三个剂量ABSD水煎液和IC给药组均能明显提高血虚小鼠血清中EPO的浓度(P<0.05或P<0.01)。
  结论:
  5种筛选组分即黄芪多糖、当归多糖、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配伍给药与ABSD水煎液全方配伍给药对血虚小鼠疗效相似,为进一步探讨ABSD水煎液抗血虚的主成分和辅成分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