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腑合募配穴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6h】

六腑合募配穴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病理状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肥胖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肥胖相关性疾病(obesity-related disorders,ORD)的发病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症列为影响世界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我国的肥胖症发病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症的防治是现代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疗效确切,且与药物、手术、运动、饮食控制等疗法相比,具有副作用少、经济、可操作性强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针刺治疗肥胖症多以辨证取穴为主,但是肥胖症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起病隐袭,进展持续,除体重增加、体型改变外,患者就诊时多以主观感觉症状为主诉,常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或完全没有主观不适或身体机能障碍,故临床辨证客观依据少,证型多而分散,证型之间区分难度大,临床医生运用辨证取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常常感觉无所适从,更多地是根据经验取穴,或肥胖局部取穴,或肢体远端取穴。
   合募配穴是指将六腑的下合穴(lower He-sea point)与本经的募穴(front Mupoint)相配的一种取穴、配穴针刺方法。因其特点皆为治疗腑病,所以合募配穴是取两者在主治上的共性,相互协调,增强疗效,以治疗六腑病证为主的一种配穴方法。针灸临床治疗肥胖症可选取的穴位较多,而六腑下合穴、募穴均为各种证型、各种治疗方法的常用穴位,文献统计中其出现频率均较高;但对于募穴配下合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尚未见相关报道。本课题选择临床确诊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观察了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以常规辨证取穴针刺法为对照,观察了六腑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脂百分比(body fat ratio,BFR)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六腑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体脂百分比(BFR)的影响。
   方法:
   1、临床资料:63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别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针灸科、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香港天佑堂、昊域、良方等中医诊所。所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12女19),肥胖程度分级:轻度13例,中度14例,重度4例;对照组32例(男15女17),肥胖程度分级:轻度14例,中度15例,重度3例。
   2、治疗方法:治疗组根据合募配穴原则取六腑下合穴与募穴。包括: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中脘、天枢、关元、日月、中极、石门,以上穴位除中脘、关元、中极、石门外,均为双侧取穴。对照组参照《针灸治疗学》常规取穴,并依中医辨证分型配穴治疗。操作:本研究选用环球牌1.5寸32号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腹部及下肢前、外侧穴位依次常规消毒穴区皮肤进针,行提插捻转手法行针,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出针前行针1次,每次治疗共行针4次。出针后患者取俯卧位,以上述针刺手法速刺委中、委阳,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出针。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行针刺治疗,除取穴不同外,行针手法、留针时间均同治疗组。疗程安排:隔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15次治疗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求受试者保持正常饮食及运动习惯。
   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以2个疗程结束即60天为观察期限,于试验前、后分别测量有关的试验指标。身高、体重、腰围采用常规测量方法,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利用身体脂肪测量仪测量体脂百分比(BFR),计算得出每位受试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每次治疗后询问患者主观不适感觉,记录针刺不良反应情况。
   4、疗效判断:临床疗效的判断参照1987年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学术会议讨论制订的“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标准”。近期临床痊愈:体重下降,体质量指数达正常范围以内,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体重下降≥5kg,或体质量指数下降≥4,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体重下降≥2kg而<5kg,体重指数下降≥2而<4,相关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体重下降<2kg,体质量指数下降<2,相关临床症状未减轻。
   5、数据处理:所有试验指标及数据由专人测量、计录和整理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Chi-square检验和Nonparametric Test(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s),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Paired-samples T Test,组间计量指标变化的比较采用2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s,两组间疗效比较采用Nonparametric Test(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s),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准为0.05。
   结果:
   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78.13%,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合募配穴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方法。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M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BMI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C值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WC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WC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FR值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FR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BFR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六腑合募配穴法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WC、BFR等肥胖相关指标,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减轻肥胖程度,且与常规辨证取穴法比较,六腑合募配穴取穴法客观、规范、取穴组方固定、易于操作施行,可作为单纯性肥胖症的针刺治疗取穴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