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8年与2015年两次“股灾”的原因比较研究
【6h】

2008年与2015年两次“股灾”的原因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股灾定义

2.2 股票价格波动机制

2.2.1 宏观经济与股价

2.2.2 货币政策与股价

2.2.3 供求关系变动与股价

2.3 股票市场监管

3 2008年与2015年股灾主要表现与后果

3.1 2008年与2015年股灾主要表现

3.2 股灾的后果

4 2008年与2015年股灾产生的主要原因比较

4.1 2008年股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4.1.1 宏观经济因素

4.1.2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4.1.3 股市制度因素

4.2 2015年股灾发生的原因

4.2.1 宏观经济因素

4.2.2 货币政策因素

4.2.3 股市制度因素

4.3 两次股灾的原因比较

4.3.1 对经济预期的改变是股灾发生的导火索

4.3.2 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加剧股市下跌

4.3.3 股市制度缺陷是股灾发生的关键内生性因素

5 引起两次股灾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5.1 向量自回归实证方法

5.2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5.3 引起两次股灾的多因素实证检验

5.3.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3.2 滞后阶数的确定和VAR模型的建立

5.3.3 Johansen协整检验

5.3.4 方差分解

5.4 实证结论

6 稳定股市政策建议

6.1 经济长期向好发展作为股市稳定的有力支撑

6.2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6.3 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健康的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仍不成熟,股价一直处于异常波动之中,近十年来我国股市经历了2008年和2015年两次股灾,如此巨幅且频繁的波动不仅阻碍股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股市的规范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股票价格波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两次股灾的主要表现和后果,股灾期间我国股市呈现波动幅度大、波动频率高和存在过度投机行为的特征,股灾的发生使股市总市值大幅缩水,金融风险系数加大,并对居民财富水平形成负面冲击,拖累了经济的发展;随后以近十年我国发生的两次股灾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系统的分析了引发两次股灾的原因,发现在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股市自身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股灾的爆发,其中股市制度性缺陷是股灾发生的重要的内生性因素,监管机构应该完善股市制度的建设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制度性保证。本文结合实证研究方式进一步检验前文的理论分析结果,通过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两次股灾期间三方面影响因素对股指波动的贡献程度,得出了股市制度缺陷和外部国际环境变化是引起股灾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影响贡献程度相对较小,与前文的理论分析较为一致,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关于稳定股市政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沈辛禹;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重润;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股份波动; 股市制度; VAR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