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CCESS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6h】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CCESS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ccess数据库的建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的比较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以夜间睡眠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国外的资料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2%~4%,国内多省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人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4%左右,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危害严重。由于睡眠时呼吸气流暂停或受限,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及记忆力下降等,可导致心血管多种病理性改变,使组织缺血缺氧、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多器官系统的损伤,被认为是引起多种系统性疾病和死亡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夜间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同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的负担。根据评估,美国未经干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为340万美元,80%以上的中重度患者没有得到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对卫生资源的消耗为健康人群的2倍,此外由于嗜睡可引起交通、生产事故、生产力降低、残疾等,因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经济的影响远高于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目前国内尚缺少这方面的系统研究结果。 正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然而目前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普遍性、重要性和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临床诊疗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要,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全身多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若要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还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一些多学科、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然而在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研究时,观察的项目多,数据量大,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数据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采用传统的Excel表收集大量的病案资料时,存在准确性、完整性差、不方便多因素查询分析等缺点,因此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系统研究受到严重的限制。目前国内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还处于一种零碎和无序的状态,尚无通过数据管理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规范化及系统化的管理。基于目前的现状,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关的数据库系统,将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进一步认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与多系统疾病的关系,为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疗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评估患者预后以及在科学研究、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为我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一疾病提供准确的可靠的临床资料以及有关数据。 数据管理技术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输入,存储,检索,维护和输出的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数据库系统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数据库系统克服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的缺点,能够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质的飞跃。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了数据库技术,如Orcal、Sybase、Informix等,在微型计算机上也可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如常见的Access、FoxPro等软件,使数据库技术在医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最早采用数据库对特定疾病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脑卒中、肿瘤等领域。197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国家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开始进行脑卒中数据库预试验研究,至今已经有许多国家都拥有了自己的脑卒中数据库,2009年我国卫生部启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更好地研究脑卒中的诊断、病因、治疗和预后,指导脑卒中的规范化防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以便达到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国外也有通过数据库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的报道,1997年美国NIH启动了一项全国多中心协作的“睡眠与心脏健康(Sleep HeartHealth Study,SHHS)”研究项目。该大样本研究已通过三轮普查,系统深入调查了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为两者的密切相关状况及机制提供了大量的循证医学依据。2005年欧盟科学和技术协会启动基于网络的“欧洲睡眠呼吸暂停数据库(European Sleep Apnoea Database,ESADA)”项目,纳入该研究的患者来自欧洲、以色列等16个国家的22个睡眠中心,主要研究OSA的诊断、防治和OSA与心血管疾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的遗传机制等。目前,ESADA研究已经开始系统的研究欧洲OSA患者的特征、诊断流程以及治疗结果。由于该数据库研究基于网络,可以快速的招募研究人群,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估OSA的患病率、合并症发生情况,以及有关医疗卫生的经济指标的评价。同时,该数据库下一步将进行OSA的生物学标志物、危险因素以及遗传机制的研究。 经PUBMED和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目前国内尚无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数据库研究,其应用前景应该会十分广泛。基于以上,我们利用Access2010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科研和临床的需要初步建立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例的数据库,并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的管理和科研工作。 第一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ACCESS数据库的建立 目的:建立关系型数据库保存和管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其应用价值的探讨。 方法:复习睡眠医学中心600例疑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案资料,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制定408个字段,利用Access2010软件建立含表、查询、窗体、报表的数据库。 结果:在6个月的时间内建立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ccess数据库,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及科研工作。 结论:利用Access2010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资料数据库简单易行,该数据库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规范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作为慢性疾病的系统管理,同时有利于临床随访及科研。 第二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的比较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所确定的治疗压力及其有效性指标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位经多导睡眠图确诊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AHI46.87±23.87次/小时),序贯进行人工滴定及自动滴定,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人工滴定及自动压力滴定所确定的治疗压力及治疗效率的差异。 结果:1、人工压力滴定及自动压力滴定与睡眠监测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差异(P<0.05),CPAP治疗疗效显著。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后AHI、平均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最低血氧饱和度较人工滴定提高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人工滴定最佳压力与自动滴定95%压力(人工滴定8.73±2.19 vs自动滴定10.62±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滴定95%压力明显高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平均比人工滴定最佳压力高出1.89c mH2O;人工滴定最佳压力与自动滴定平均压力(人工滴定8.73±2.19 vs自动滴定9.11±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3、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两种压力滴定方式的比较 轻中度患者自动滴定平均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比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平均高出1.62cmH2O。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组中,自动滴定平均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比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平均高出1.99cmH2O。 4、不同肥胖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两种压力滴定方式的比较 非肥胖组患者自动滴定平均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比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平均高出2.49cmH2O。在肥胖患者组中,自动滴定平均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与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比人工滴定的最佳压力平均高出1.5cmH2O。 5不同严重程度及肥胖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人工滴定与自动滴定压力差比较 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组与重度组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两者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自动滴定平均压力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的差值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与肥胖组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两者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自动滴定平均压力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的差值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经S9呼吸机自动滴定能有效的消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时的呼吸事件; 2、自动滴定95%时间压力较人工滴定最佳压力明显偏高,但是自动滴定平均压力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无明显差异,自动滴定平均压力可以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CPAP治疗压力; 3、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压力的差异可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肥胖程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关系不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滴定方法判断呼吸事件的标准不同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