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不同磁疗方法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6h】

基于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不同磁疗方法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节 老龄化现状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1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

2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展

第三节 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 轻度认知障碍流行特点

2 轻度认知障碍障碍的特点与识别

3 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第四节 功能性磁共振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

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4 康复在轻度认知障碍的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实验流程图

2 神经心理学评估

3 功能磁共振扫描

4 重复经颅磁刺激

5 观察指标

6 fMRI数据处理

7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rTMS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 rTMS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1 经颅磁刺激强度和刺激靶点的探讨

2 rTMS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总结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室验流程图

2 神经心理学评估

3 功能磁共振扫描

4 磁穴疗法方案

5 观察指标

6 fMRI数据处理

7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3 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1 认知相关穴位的探讨

2 穴位磁疗的相关研究

3 穴位相应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功能的相关研究

4 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总结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在逐渐提速,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延长。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具有不可逆性,是引起老年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延缓AD的病情进展。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是AD的前驱阶段,早期的识别和治疗对防止AD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rTMS)和认知相关穴位磁疗可改善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这两种方法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rTMS和认知相关穴位的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探讨它们对认知功能的中枢性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目的:
  1.明确中枢性的rTMS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作用,探讨rTMS对认知功能的中枢作用机制。
  2.明确周围性的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作用,探讨磁穴疗法对认知功能的中枢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实验一
  招募aMCI患者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部位为左背外侧前额叶脑区,刺激频率10Hz,刺激强度为80%RMT,刺激时间2s,间歇期8s,如此重复20次。每周5次,共8周。治疗前后均对所有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韦氏数字符号测试、韦氏数字广度测试认知功能评估,和fMRI扫描,并采集和分析认知功评估结果和静息态fMRI的ReHo值及ALFF值。
  实验二
  招募aMCI患者32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磁穴疗法:将磁贴贴敷在体穴和耳穴上。治疗组选取“调神益智”组穴:体穴:神门、内关、丰隆、太溪、太冲;耳穴:心、肾、肝、脑;对照组选取阳明经的穴位:体穴:合谷、外关、曲池、足三里、下巨墟;耳穴:大肠、上肢、肩、臀。均3天更换新贴,4周为一疗程,共8周。治疗前后均对所有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韦氏数字符号测试、韦氏数字广度测试认知功能评估,和fMRI扫描,并采集、分析认知功评估结果和静息态fMRI的ReHo值及ALFF值。
  研究结果:
  1rTMS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患者MoCA、韦氏数字长度测试、韦氏数字符号测试的积分都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MoCA的多个认知域中主要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和延迟回忆的改善(P<0.05)
  2rTMS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的ReHo和ALFF值的影响
  rTMS引起aMCI患者ReHo值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额颞顶叶的多个亚回、左侧额上回、额下回、颞上回、岛叶、海马旁回、楔前叶、右侧扣带回;引起ReHo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左侧枕中回、缘上回、顶上小叶。引起ALFF值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左侧额颞叶的多个亚回、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左侧楔前叶;引起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右侧额上回、内侧额叶和左侧颞中回。
  3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MoCA、数字广度及数字符号测试的积分均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患者只有MoCA和数字符号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CA包含的多个认知域中主要表现为视空间结构功能、执行功能及延迟回忆的改善,尤其是延迟回忆,其余认知领域改变不大。
  4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的ReHo值和ALFF值的影响
  4.1治疗组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的ReHo值和ALFF值的影响
  治疗组磁穴疗法引起aMCI患者ReHo值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左侧内侧额叶、额下回、岛叶、杏仁核、中央后回和右侧顶下小叶、扣带回;引起ReHo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右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左侧缘上回。引起ALFF值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右侧颞上回、楔前叶、舌回、梭状回、枕中回;引起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左侧颞上回、右侧角回。
  4.2对照组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的ReHo值和ALFF值的影响
  对照组磁穴疗法引起aMCI患者ReHo值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右侧额中回、颞中回、中央前回,左侧额上回、额下回、额极区、颞上回;引起ReHo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右侧舌回。引起ALFF值显著增强脑区集中在:右侧内侧额叶、颞上回、枕下回、中央前回,左侧舌回、中央后回及缘上回。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右侧后外侧前额叶、左侧额中回、右侧顶下小叶。
  4.3治疗组和对照组磁穴疗法对aMCI患者静息态fMRI的ReHo值和ALFF值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磁穴疗法引起aMCI患者ReHo值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左侧海马旁回、枕上回;ReHo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左侧顶上小叶、右侧内侧额叶、中央前回。引起ALFF显著增强的脑区集中在:左侧额上回、枕上回、楔前叶、右侧颞中回;引起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集中在: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小叶、角回。
  研究结论:
  1rTMS可增强aMCI患者静息态fMRI认知相关脑区的自发活动和使神经元间的活动更趋于同步化,并可改善认知功能;
  2磁穴疗法可增强aMCI患者静息态fMRI认知相关脑区的自发活动和使神经元间的活动更趋于同步化,并可改善认知功能;且“调神益智”组穴的磁穴疗法效果显著优于阳明经穴位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