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大豆收入保险定价研究——基于混合Copula函数方法
【6h】

黑龙江省大豆收入保险定价研究——基于混合Copula函数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大豆收入保险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创新点与展望

2 大豆收入保险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业保护理论

2.2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 风险分散理论

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6 综合分析

3 黑龙江省开展大豆收入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黑龙江省开展大豆收入保险的必要性

3.2 黑龙江省开展大豆收入保险的可行性

4 大豆收入保险定价的混合Copula模型

4.1 混合Copula函数简介

4.2 混合Copula函数选择与参数估计

5 黑龙江省大豆收入保险费率厘定

5.1 选择五大主产区的依据

5.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3 五大主产区大豆边缘分布的测定

5.4 混合Copula的应用

5.5 大豆收入保险费率、保额及保费的测度

6 对黑龙江大豆收入保险的发展建议

6.1 创新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

6.2 根据各地区风险水平进行合理的费率厘定

6.3 完善农业信息采集数据库

6.4 更深入地研究收入保险的定价方法

6.5 调整优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结构

6.6 制定严格有效的法律规范和保险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物资。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1999-2016年,大豆平均产量占全国平均产量的36.21%①。近两年,为了响应国家“两区建设”和“大宗油料作物生产”的发展策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大豆生产,建立了玉米改种大豆的试点区,提高了大豆补贴力度,这极大地调动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但随着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目前的大豆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农户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黑龙江省应发展大豆收入保险,在保障自然风险的同时还赔偿豆农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收入损失。 本文首先分析黑龙江开展大豆收入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利用1999-2016年的黑龙江省五个大豆主产区(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黑河、绥化)的大豆单产及期货价格数据,通过混合Copula函数及EM-BFGS算法,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实验,分别计算出五大主产区的大豆收入保险费率,并对五大主产区大豆收入保险的保额和保费进行测算。最后,根据美国大豆收入保险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提出推行黑龙江省大豆收入保险的政策手段。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 (1)研究对象独特。选择黑龙江省五个大豆主产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给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且费率厘定精确到市级,相对于全国“一刀切”式的保费而言更精确。 (2)研究方法新颖。运用混合Copula模型计算大豆收入保险费率,混合Copula函数把不同的单一Copula函数混合在一起,对不同Copula赋予权重,这样能够更好地描述变量间的相关结构,方法更客观,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3)研究收入保险定价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符合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的目标,精确定价为收入保险的科学长远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保险公司推广收入保险提供了定价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