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分析
【6h】

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2.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治疗现状

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放射治疗现状

1.病例资料

2.放疗体位和体位固定

3.靶区定义及靶区勾画

4.放疗计划

5.化疗方法

6.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一)

1.入组患者一般资料

第四章 结果(二)

2.单因素生存曲线比较

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影响因素与PFS、OS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讨论

4.1 患者的生存睛况

4.2 年龄和预后

4.3 CTV体积和预后

4.4 KPS评分和预后

4.5 原发肿瘤部位、性别、治疗方案和预后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不足和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本文所用的缩略词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是WHO多年来一直分级为Ⅰ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好发于儿童,是5到14岁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0-4岁和15-19岁儿童和青少年也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高发群体。与此相比,成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发病率较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完整切除、部分切除或病理诊断后行放射治疗。由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通常能够行手术完整切除。手术完整切除也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首选的治疗手段。但是位于大脑中线部位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难手术完整切除。手术不能完整切除肿瘤病灶的PA患者预后较差。对于不可手术或者术后残留的患者均应考虑行放射治疗。但尽管放射治疗被认为是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为了评估放射治疗对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患者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在治疗中心接受放射治疗的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患者的长期疗效。
  目的:
  评估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影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入组病例为自2001年开始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包括儿童和成人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放疗前有病理确诊。收集所有患者的各临床数据和放疗剂量,评估这些因素和患者放疗预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入组患者接受平均放疗剂量为54Gy,单次放疗剂量为1.8-2.0Gy。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生存曲线比较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本研究自2001到2016年共48例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接受放射治疗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纳入本研究组。中位年龄为11.5岁(4-63岁)。48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为术后残留行术后辅助放疗,17例患者为病理确诊未行手术仅行放射治疗。平均放疗靶区体积为5.9cm3。中位随访时间为36.5个月(9-178个月)。截止随访结束时,共5例患者死亡。全组1年、3年、5年、10年PFS分别为95.8%、78.2%、66.5%、52.6%。全组1年、3年、5年、10年OS分别为100%、91.8%、86.7%、77.1%。未见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PFS的单因素分析年龄、放疗靶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的单因素分析只有放疗靶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靶区体积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未观察到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根据长期随访PFS、OS结果可以认为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放疗后取得较为良好的预后。对不可手术或术后残留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推荐积极介入放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