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6h】

糖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词

1 前言

2 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概况

2.1 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2.3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西医治疗

2.5 中医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认识

2.6 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3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方法

3.3 病例诊断和选择标准

3.4 安全性与有效性观察指标

3.5 疗效判定标准

3.6 病例脱落

3.7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8 质量控制

4 入选病例一般资料

5 试验结果

5.1 疗效评价

5.2 安全性评价

5.3 依从性评价

6 讨论

6.1 研究设计和方法的评价

6.2 糖脉通胶囊对DPN病人的疗效评价

6.3 本药治疗DPN的中医理论基础

6.4 本药治疗DPN的机理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加科研和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糖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糖脉通胶囊口服+模拟康络素注射液肌注)27例和对照组(康洛素注射液肌注+模拟糖脉通胶囊口服)28例。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体征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神经传导速度和下肢拇指振动觉: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左尺神经传导速度和下肢拇指振动觉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升高,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左尺神经传导速度和下肢拇指振动觉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血液学指标:两组RBCS、5-TH、HA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降低,β-EP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升高,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全血比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确的疗效。在中医证候疗效,临床体征疗效及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等方面优于康络素,其它方面与康络素相当。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RBCS、5-HT、HA,升高β-EP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