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研究
【6h】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诸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基于中间投入产业的集聚研究

2.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的存在性的相关研究

2.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差异性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的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理论假说

3.1两大产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的现状分析

3.2 两大产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

3.3 本文待检验的理论假说

4 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

4.1 模型建立

4.2 模型的识别7

4.3 数据说明

5 实证与结果分析

5.1 实证方法

5.2 实证结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启示

6.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产业互动、产业融合理论,投入——产出产业垂直关联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以及本地市场效应等理论引入可得性概念。在证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存在性的同时,重点探讨了两大产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的差异性。通过利用城市截面数据和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本研究结合可得性与劳动成本、知识密集度、交易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集聚的其他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特别地,通过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和集聚特征以及不同城市发展水平中两大产业的集聚差异来阐述两大产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的差异性。本文主要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可得性与制造业可得性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显著原因;同一城市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可得性依赖较大,反之不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制造业可得性的依赖较小;城市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协同定位效应存在差异,城市发展水平通过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可得性与制造业可得性间接影响各个城市中两大产业之间的空间分布协同效应,且越是一二线城市,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可得性的依赖就越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可得性的依赖性就越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