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研究——以中石化为例
【6h】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研究——以中石化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部分 案例介绍

1.1 引言

1.2 案例背景

1.2.1 公司概述

1.2.2 公司主要业务

1.3 中石化内部控制情况

1.3.1中石化内部控制总体情况

1.3.2中石化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情况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2.1 案例分析的目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2.1.1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

2.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2.1 理论基础

2.2.2 国外内部控制缺陷划分及认定研究现状

2.2.3国内内部控制缺陷划分及认定研究现状

2.2.4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基本要素

2.3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

2.3.1 中石化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体系的演变过程

2.3.2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机制

2.3.3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演变过程

2.4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4.1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2.4.2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5 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改进建议

2.5.1加强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究

2.5.2强化内部控制检查评价的考核机制

2.5.3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2.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实施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及认定标准问题。
  本文选取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境内外四地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自2006年开始,公司逐步建立起基于美国COSO框架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本文通过对中石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中石化应如何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以及如何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第一,中石化对于内控缺陷和内控局限性的认定不清晰;第二,中石化对于内控缺陷严重性程度认定的界限存在模糊现象;第三,管理层从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运行,内控缺陷对外披露缺乏源动力;第四,照搬照抄政府文件,指导政策研究不深不透。因此,作者建议中石化应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并付诸实践检验,以期为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